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AI播报信息 刷码读文件 5G提前来到

2019-1-28 12:17:38发布59次查看

据《劳动报》报道,ai时代,传统两会也开始“变脸”。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昨天开幕,这是一次全面拥抱新技术的人代会。
“机器人播音员”上岗
“现在播报代表注意事项……”上午8点半,距开幕还有半小时,代表们开始陆续进场,喇叭里响起一个发音标准清晰的声音。每年人代会开幕前,大家都会听到这样的播报。不过,今年“躲”在播音器背后的是机器人。“今年大会语音播报环节将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声。”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靖笑着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前一天举行的预备会议上,一些代表已经注意到,在播报会议程序和表决结果时喇叭里的声音好像和以往有点不一样,“几乎和人声一模一样,但还是可以感觉到节奏上的细微差别。”
除了全体大会,机器人还将在分组审议中全面“上岗”,担纲往年人工速记的职责。在各个分组审议会议室,过去每组会配备负责速记的工作人员,现场记录代表的审议发言内容。不过,今年很多已经改由机器人替代。一台手掌大小、月饼形状的转写机器人,正在实时抓取室内代表的发言建议。另外新增了两间“录音室”,为人大代表和媒体记者提供会议、采访录音的语音转文字服务。服务提供商科大讯飞人员介绍,在远距、广阔、嘈杂环境下,普通录音笔会面临录音声音小、噪声大等问题,整体效果大打折扣,也给后续录音整理增加难度。而转写机器人通过对环境、室内混响、方向性噪声的抑制,可以提升拾音效果,实现数字降噪,无损录音。据悉,两会现场的转写机器人准确率达95%以上,转写1小时的音频,整理成文本用时约5-6分钟。
两会感受5g速度
时针进入2019年,5g的脚步声清晰可闻,在上海两会的现场5g速度提前到来。
在政协现场,在中国电信应急通信车旁出现了5g试点基站,由它发射出的5g信号,与现场覆盖的千兆光网一起,通过一台支持双wan出口的高性能千兆热点转成wifi信号,向每一位参会者说出“hello5g”。
在电信服务点,委员只要在手机上搜索“chinanet-5g”热点并连接,便可接入互联网,享受千兆的高速上网体验,收邮件、发微信、看视频。
午间的人代会中国移动服务点前,代表们也排起了一条小长龙。记者随之体验了一把:通过一台5g室内微基站及一台5gwifi发射器,用手机搜索连接“cmcc2-5g”,尝试下载一首61m大小的无损音乐,仅用了零点几秒。
据悉,上海计划在2020年底建设至少1万个5g基站,用户感知速度可以达到500m/s,固网方面,将会在2020年底推进900万户家庭覆盖千兆网、8000幢商务楼宇万兆进楼。
二维码成关键词
过去开人代会时文件很多,除了大会配给每个代表的文件袋,很多代表桌上有时会堆起小山似的大会简报。不过,今年的大会文件让人读出了浓浓的科技感。
每年各委办局都会向代表提供大量书面参阅材料,由于资料要涵盖过去一年的全部内容,因此一眼望去都是“大部头”。在2018年的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大部头”文件大量减少,改成用易拉宝印制二维码,代表扫一扫即可阅读文件。今年的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易拉宝也省了,所有参阅材料内容导入两会‘政务微信’客户端。”秘书长陈靖说,往年财政预算账本一共有四本,厚达上千页,今年也通过客户端展现,节省了大量纸张,也大幅提高审议效率。记者发现,二维码已成为今年大会的“关键词”,扫一扫会议环保袋上的二维码可以阅读生活垃圾分类资料,扫一扫首日封上的二维码即可了解去年代表履职情况,还有“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只要扫二维码都能通读原文和解读。
高度信息化还渗透到了代表管理中。在“政务微信”客户端,每个代表都拥有自己的履职频道,这一年做了哪些工作、写过多少书面建议、有没有为民生民情奔走过,实现“全记录”。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