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吾委员:对国家的重大科创需求,上海责无旁贷
2019-1-28 12:12:54发布64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李欢1月28日报道:今天上午9时,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专题会议在市委党校举行。在“全力实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四大战略,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专题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航天卫星应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大吾从上海如何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创新链布局长三角产业链讲起,为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建言。
陈大吾委员在发言中表示,科技创新必须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社会需求。
“科技创新首先要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陈大吾委员建议,站在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角度,要针对转型升级的需要,在考虑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布局长三角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市场为导向,补齐产业链,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切忌行政命令式的产业大调整。
“对上海而言,应该以产业服务为切入点,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陈大吾委员说,上海可做的产业服务有很多,如针对老企业制定新的产业标准,引导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相关的产学研一条龙服务,在产业规划、科技咨询、技术改进和技术转移方面提供服务;对接科创板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陈大吾委员说,对此,上海的科研单位、企业责无旁贷。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明确上海产业主攻方向,帮助研发机构争取到更多的专项支持,努力攻克事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发的瓶颈制约。上海要充分利用跨领域各类人才集聚的优势,资本流通便利的优势,充分利用军民融合的政策支持,提升上海企业研发系统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上海设计、上海总成、长三角协调配套的产业新模式。
科技创新还是要面向社会需求,解决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陈大吾委员建议,将崇明岛生态规划提高到国家公园的高度,在国家公园的周边推动智慧感知、智慧养老、绿色能源、生物多样性检测、卫星应用等相关新技术的示范应用。通过示范引导消费,带动产业升级发展。
最后,陈大吾委员表示,面向长远、面向世界的前沿来看,科技创新还是需要不拘一格引进全球顶尖人才。他建议在长三角区域按照现有的研发能力合理分工,布局国家级实验室,以实验室为基础建立科创平台,集聚相关资源。对于研究前沿技术的科创团队,希望上海在人才制度上打破现有户籍制度的规定,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