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华新镇探索养老新模式
2019-1-28 17:00:57发布70次查看
“老伙伴”相帮相伴共谱夕阳红
华新镇探索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新模式
“阿姐,今天感觉如何?”“身体挺好的,快进屋坐。”腊月寒冬,见到张秀娟又背着医药箱来看自己,96岁的杨秀珍心头一暖。华新镇在农村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老伙伴计划”,低龄老人为高龄独居老人服务,火星村退休“赤脚医生”张秀娟就是一名志愿者。
目前,华新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1%,顺应市民需求,镇里初步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助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老阿妹每天都来,很照顾我,感觉生活越来越惬意。”97岁的袁菊英选择了传统的居家养老,自从参加结对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孤独时有人谈心了,生病有人探望了……这个被老人亲切唤作“妹妹”的人,就是53岁居家养老助老员赵秀琴,她每天准时来到老人家中,洗衣拖地、整理房间、谈天聊家常,日复一日将老人视为家人。
目前,华新镇有40名居家养老服务员,对全镇124名符合助老服务条件的各类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卫生护理、代办服务、精神慰藉等,关爱高龄、独居、困难、优抚等老人,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华新镇“老伙伴计划”自2012年启动以来,邻里互助更是激发热情,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35人壮大到114人,服务对象也从原来的150人发展到现在的545人,涉及到全镇的27个村居。助人自助,老人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志愿者,华新镇老伙伴志愿者团队荣获上海市优秀志愿团体称号。
同时,伴随养老观念的转变,养老院的一站式养老服务也人气见涨。82岁的韩卫是康华养护院的“老居民”了,2008年和老伴一起相中这家养老院,一住就是十多年。在这里,老人们互助互敬,老两口参加沪剧、书法、绘画等兴趣班,活得有滋有味。
据悉,华新镇共有2所公办养老机构,全镇可使用基本养老床位共211张,已使用163张。老人不仅日常照料、健康医疗都得到基本保障,也探索互动项目,例如开设老龄门球、手工艺制作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成为“老有所乐”的全新亮点。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