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苏州河畔,你会看到十多栋小洋房遗世独立在高楼林立的街边,它们既属于这里,又似乎与世隔绝,他们既保留了老厂房的“沧桑感”,又凸显出现代时尚的元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景源时尚产业园。
经过改造的老建筑,如今成了创意企业的办公空间,仿佛古老沉睡的生命瞬间被激活。园区定位以时尚、文化、现代为特征,构筑纺织、服装服饰设计、建筑设计等与时尚品牌发布为基础的创意产业。许多老建筑被修缮一新,古铜色铭牌记录着它的来历,不少年轻创业者喜欢这里的氛围——“既是市中心,又似乎与世隔绝。”
景源时尚产业园是苏州河畔近两年新兴的创意产业园区,其实这里前身是上海市纺织原料公司长寿路仓库,随着纺织业的不景气工厂也开始重新寻找出路,这里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创意园区的新宠,魔都热门打卡点。
步入景源,有一种从大城市穿越到都市桃源的感觉。从独幢别墅到旧厂房,穿梭于保护建筑与树木花丛之间,当那块斑驳的“上海市纺织原料公司”铭牌赫然出现在眼前时,才似乎明白了这里的前世今生。
老厂房的历史印记
这里经历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曾短暂的出现过一段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也是苏州河畔的设厂高峰,不仅大量的民族工业崛起,日商也趁机取代英美国家成为扩展主力,开展了数十家纺织厂和印染厂。景源时尚产业园中的现在存留的建筑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保留了14栋上世纪2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时期的工业建筑。
竣工于1922年的8号楼,是日商内外棉株式会社第十三、十四工场的配电房。这里的建筑细节颇有特色,有底边倒成斜角的楼板梁、楼梯间里两头圆的中隔墙,外墙面还有装饰性的混凝土披檐、天沟檐口线条和檐底装饰、门窗套等等。
而3号楼则是工场的仓库,挑高的内部空间、大面积门窗和门窗四周的素面混凝土框架体现出工业化特色,清水砖上的官窑标记清晰可见。
2009年5月,上海市纺织原料公司完成对老仓库的改造,在这里挂牌“景源时尚产业园”,大批时尚、文化、现代产业纷涌而入,古老沉睡的生命被瞬间激活。成为创业者们分享咨询、交流业务、商业洽谈、激发灵感的场所。
闹中取静的城市桃源
一处废弃的老工业厂房,在文化与创意的巧妙引领下,正在华丽“复活”。2009年10月景源获得上海市经信委授牌“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2014年被评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在wuli普陀区就保留了很多上海工业时代老工厂哦。感兴趣的你可以趁着周末去一一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