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场华丽的冒险
黄建荣,1990年生于崇明。大学毕业后进入东道品牌咨询公司。2014年投身医疗美容行业,先后联合创建amber,mega等高端医美品牌。2015年成为“弼丞”品牌咨询公司合伙人。
初见黄建荣,他穿着红t恤,黑色休闲短裤,一身刚下篮球场的运动男孩打扮,阳光朝气。与之交流,虚长几岁与他身处不同领域的我感觉并无代沟,他豁达有礼,令人清新愉快。而当他换上挺括的西服,与我们侃侃而谈工作的时候,强而有力的逻辑思辨能力显示出他的另一重身份——在商业领域颇有建树的青年才俊。在他身上有着90后少见的周到和谦虚,而他思想的深刻和对事业的见解,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建荣,父母给取了很直白的名字,大概就是希望我勇往直前,建功添荣”。这是一个注定要靠自己“闯”的男人。对,他不过是90年生人而已。
感谢恩师,挖掘了我冒险的基因
黄建荣生于崇明普通的家庭,父母在他儿时常年在市区工作。虽不在身边却很注意对他的培养,给了他很宽松的教育环境,鼓励他养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初中时,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条件,父母开始做起小生意,无暇顾及黄建荣。对于这个家中独子,他们的教育从不宠溺,但也抵不住他调皮捣蛋的性格。进入青春期后,黄建荣成为老师同学眼中“问题少年”。“从小我就爱闯,闯祸的‘闯’。是那种不愿意低头的孩子,爸妈为此吃了不少苦头,经常被学校从市区叫回崇明当面沟通。”说着当年的往事,他吐舌一笑:“但是我很幸运,遇到许多好老师。”
曹崔秀老师,王珏君老师,姚琴老师……说起恩师,黄建荣几乎眼睛都亮了。“如果没有这些老师的挖掘、鼓励和肯定,我大概还是个不懂事的愣头青,他们是改变我命运的贵人。”
那是生命中的第一阵清风,吹起于懵懂未觉的少年时代。在恩师们的鼓励下,这个略带痞气的男孩喜欢上了唱歌、主持,并且进而发现原来自己如此热衷于策划学校的各类活动,擅长将身边同学中的各类资源集合在一起,号召力十足。课堂上,他只是肤色黝黑的普通学生,而舞台上则能变身闪闪发光的校园明星。
逐渐认识自我的黄建荣脱胎换骨,上过崇明电视台、崇明报,参加“海岛十佳歌手”比赛夺冠,还受邀主持不少崇明各委办局举办的大型活动,曾经在“生态岛形象大赛”中因健康阳光的学生形象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正因为如此,被当时学校的团委书记曹崔秀老师任命为校园文化艺术节总导演。直到现在,“伯乐”王珏君提曾经的爱徒依旧会恋恋不舍、不无惋惜地感叹:“我一直希望他回来搞文艺创作,崇明的舞台少了个有天赋的文艺人才,有点可惜。”
和他聊天中,我发现了他的口头禅“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可能正是这样的性格基因,原本能够凭借自己的活动能力和主持大奖赛等成绩,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或上海戏剧学院的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往艺术方向发展的想法。“参加了很多活动后随着眼界的开拓,我那时经常问自己,世界如此之大,我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而奋斗,为什么不去多尝试,多看看?”他隐隐感觉到,舞台的光芒固然强烈,但未来属于青年一代的热土应该在那些经济、文化、艺术、商业与互联网相互碰撞的多维领域,那是一个值得他放飞梦想的更大舞台。
于是,他调转了方向报考了上海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毕业当年,黄建荣也曾应家人的要求成为体制内的一员。但这份旁人羡慕、父母满意的“铁饭碗”工作,黄建荣仅仅干了半年就辞职了。体制内常年循规蹈矩的生活,他并不适应。
“我渴望走上一条不断挑战自我,寻求无限未知领域的道路。”
品牌战略,不应该只是“看上去很美”
说做就做,他很快就办好了离职手续,应聘来到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品牌咨询公司——东道品牌创意集团任职,主要职责是为各大企业制定发展方向、营销策略、优化内部结构、搭建创意传播平台等。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在通过试用期后,他便得到上司的赏识委以重任,开始组建团队做项目。仅仅一年时间,年纪轻轻的他就成功地为京东、苏宁易购等企业做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比如家喻户晓的“多快好省”这一京东经典的传播策略,就是来自他的团队,这是他初涉职场的第一桶金。“记得当时我们整个团队整整一星期熬夜奋战做方案、改方案,然后推翻;接着再重新做方案、改方案,再推翻。一遍又一遍,不眠不休,讨论、争吵、直到最后定稿让顾客满意,现在想想真是个自我折磨的过程。”
在此期间,他带领一群与他一样赤手空拳的毛头小子组成的团队,从开始的小项目到后来为27个品牌服务(包括京东、苏宁易购、壹米滴答、神海航运、美丽田园,联影等),收获颇丰。不过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黄建荣发现脱离市场的品牌必然会导致失败,必须从市场运营角度切入进行品牌战略服务。
“相比大项目,我更愿意接触创业项目”,采访中,他告诉我这是他的“小算盘”。因为创业企业最有塑造的空间,而囿于资金、人员等原因,大部分都是公司核心人员直接与其联系。也正是如此,才能在与这些企业的接洽过程中,和主要负责人甚至创始人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直接碰撞,黄建荣觉得这是最好的课堂。“与创业者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能够让我学习得更快,当然我们的专业反馈与服务也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两年里,因为业绩的攀升让黄建荣认识了很多大客户,他们认准了这个有想法、敢冒险的年轻人,点名必须由他的团队为自己企业服务。工作经验的逐步积累和手头人脉资源的聚集,黄健荣在咨询服务领域开始小有名气,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为事业展开更广阔的空间。
“我的运气确实不错”,黄建荣偶然遇到了曾经商场上惺惺相惜的对手,并且很快一拍即合,转变成亲密无间的合伙人。2015年,他们的咨询公司“弼丞(lnbrand)”因此成立。
“弼”、“丞”都是辅佐的之意,从市场角度提供专业品牌管理服务,辅佐企业发展盈利。“当然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帮助企业家赚到更多的钱。”黄建荣笑道。
目前,“弼丞”已经成功协助4家公司完成上市,7家公司转型成功,百分百的盈利现状。而这个团队,都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90后。
越混乱的市场,越需要回归本质
金茂大厦,上海乃至全国最繁华之所在,陆家嘴金融中心的中心。底层东面靠近黄浦江一侧,就是黄建荣这些年倾注心血创办的医美品牌“美格(mega)”所在地。这个新中式美学装修风格的高级会所式医美中心,门庭若市,需要提前好几周预约才能定到一个皮肤诊疗的时间段。店中的服务人员态度极好,来此消费仿佛进入一家咖啡厅般舒适自如。当然,也价格不菲。如今黄建荣坐在诊所的贵宾休息室里,非常专业地向我们介绍各种医美项目,丝毫看不出他曾是医学美容的“门外汉”。看着几年前一手辛苦创建的品牌如今人气爆棚,他神情愉悦而若有所思。
当初“弼丞”办得蒸蒸日上之际,机缘巧合,受一位客户之邀,他与另外两个合伙人开始涉足医学美容的领域,立志搭建“从上海衍射全国的医美品牌”,创业的冒险征程又一次开启。
然而,这却是他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得从头摸起。这个90后小伙子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甚至逐渐趋于饱和的医美市场,如何突围而出,是横亘在他与合伙人面前一座貌似难以跨越的高山。
收敛起初期的阵痛感,他一头扎进医学美容行业从头学起,从控管到器械,从市场模式到销售培训,快速地学习,快速地总结,快速地应用,他和创始团队一起,于2015年底试水创建了“亚柏(amber)”医学美容品牌,坐落在外滩22号上海高级定制中心大楼,运营顺利。有了这样的积淀与铺成,2016年,他们又创建了第二个品牌——“美格(mega)”,开设于金茂大厦,并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次提出了行业内颇具创新的“年轻态微整”经营策略。一切进展顺利,2017年南京美格也相继成立,坐落于南京城市名人酒店。
创业的种种艰辛早已被遗忘,每天从起早摸黑加班也不足挂齿。在三个合伙人的共同努力下,一间公司和几个品牌创办一年多,就从起初的10多个人发展到近400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消费者的百分百满意度”他铿锵有力的告诉我。
当我们惊叹于他的成就之时,他却谦虚地莞尔一笑:“哪有别人看起来的那么顺利,因为前期成本投入很大,公司差点开不下去,所幸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挺过来了。”由于近年来国内医美行业的快速膨胀式发展,行业乱象丛生,各类医疗事故负面新闻不断,市场有过一段时间的不稳定。起初身边人对他们的这种投入式探索及其不理解,“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增加成本,而不把费用花在营销端口提高收益”这是那段时间经常被挑战的问题。“市场规范缺乏只是暂时的,负面新闻不断也是暂时的,医疗美容必须要坚守本质,我们始终相信,健康是变美的必要条件”,这是一份和年纪不相符合的坚定。的确,做医美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没有细致的前期设计,没有对当事人皮肤状况和体质的了解,没有医疗硬件的保障,没有尖端专家的疗程呵护,就很难让客户体验到“术后也不耽误下午茶聚会”的先进式服务。
“医学美容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自然褒贬不一,但越是如此越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做好医疗的本质,顾客最后看中的还是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和维持效果,也就是所谓的品质。我们一直在苛求自己不要向低端的营销妥协。因为我相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如今的黄建荣,玩起了“跨界”,在文创和医疗美容这两个领域里两头兼顾,收放自如。这位不满30岁的小伙子,热衷于一刻不停歇地“折腾”自己,在商业的滚滚浪潮里实践自己的信仰与梦想。
“这些年创业的经历就好比小时候玩的电子游戏“冒险岛”,一次次翻越高山、沟壑,甚至直面深渊,然而我我却乐在其中。未来必定会有浮有沉,但是至少,我曾热烈地拥抱过这个扑面而来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