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黄浦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上海市黄浦区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黄浦区政府预算简介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全区各部门各单位以“抓落实、促改革、聚重点、补短板、走前列”为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改革与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9年黄浦区政府预算安排细盘算
一是聚焦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中心建设、设立科创板带来新机遇,优化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引进和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端专业科技服务类企业,增强黄浦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是聚焦支持国家扩大开放的重点行业和领域,特别是抢抓金融领域开放的机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三是聚焦支持减税降费的有关产业和有关行业,重点关注国家鼓励发展的潜力行业和领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是聚焦支持“四大品牌”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1 3 x”系列政策,充分发挥各类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各产业融合发展、联动发展,齐头并进、整体提升。
亮点二:聚焦民生领域,促进城区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2019年进一步增加对民生保障和改善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民生项目投入预算安排142.7亿元,比2018年增加投入5.8亿元,同比增长4.3%。
一是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着力解决老百姓的“马桶问题”,统筹安排一般预算、债券和土地出让金,确保完成年度旧改8000户的资金需求。
二是围绕建设“美丽黄浦”目标,全力支持打造全市精细化管理标杆区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切实保障架空线入地、环境整治、绿化市容、垃圾综合治理、历史风貌保护等资金需求。
三是区级财力安排继续向街道的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平安稳定及民生实事项目倾斜。加大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各类帮困等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
四是支持教育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学区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支持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深化医联体建设和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支持推动文化体育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五是全力保障区委党校、董家渡18号地块、罗秀路养老院、区文化中心、苏州河南岸滨江改造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统筹好资金的安排进度,确保各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亮点三:加大财政改革管理推进力度,着力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一是认真落实区人大决议和审查意见,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准确把握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配合做好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根据区人大有关决议和审查意见,增强预算法制理念,强化预算刚性,规范支出行为。优化部门建设项目预算编制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新体系,积极做好国有资产报告工作。2019年进一步拓展绩效管理范围,同时研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进一步构建部门绩效管理各环节成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运用的工作模式,努力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部署要求,积极构建由财政部门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国有资产报告工作机制,更加主动接受人大对本区国有资产的监督,以促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三是有序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加快建立“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宣传培训、业务辅导,帮助各部门各单位研究解决在新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本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老交替,顺利对接,切实推动政府会计改革各项制度的落实落地。以实施政府会计改革为契机,着力加强会计核算与部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政策的协调衔接,为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