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抢充电瓶 为业绩不敢生病
2019-1-25 0:00:00发布84次查看
城管跟快递看起来像是一对“天敌”。然而,黄浦区却有这么一位“80后”城管,为了更近距离地了解“快递小哥”的生存现状,脱下制服进行了“暗访”。他就是南京路步行街城管中队队长徐智杰。
被“外卖小哥”以秒计算的生活震撼
18岁入职后去当兵,2003年正式上岗,执法15年,今年才35岁的徐智杰已是一名“资深城管”。说起这次“暗访”,徐智杰给青年报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件事。
徐智杰每年叫外卖173单,也算是一个“资深消费者”。然而,“外卖小哥”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去年夏天,因为南京东路山东路口“外卖小哥”经常违章停车,那个地方正好是商场的出入口,中午外卖集中时,甚至把盲道都给占了,因此屡屡遭到12345市民投诉。南京路步行街城管中队便开展了一次联合执法,对此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当他们把违章停放的外卖助动车抬上卡车拖离现场集中处置时,有一个“外卖小哥”迅速跑过来,二话不说,就把他的车往下拉,一边着急地说:“今天你们必须把车还给我,否则我跟你们拼命!”
当时现场空气一下子就凝固了,只要有一个人发表过激言论,就会引起肢体冲突。这时,正好另一个“外卖小哥”经过,赶紧上前来劝阻:“你别急,先服从管理,千万别跟执法部门起冲突,否则后果更严重!”
几天后,徐智杰正好叫外卖。当“外卖小哥”送餐来时,小徐觉得对方眼熟:“上次是不是我扣了你的车?”那位“外卖小哥”有点不好意思:“好像是的。”小徐笑了:“那天你干吗那么紧张?只是罚款而已。”“如果你说只是罚款,我马上就给你了。但是,你扣了我的车,我接下来5单外卖全部都要延误了呀!”“那你为什么不跟我解释呢?”“如果我跟你解释,我就要晚了。”
“外卖小哥”那番“工作时间以秒计算”的话让徐智杰感到震撼:“我当时就想,作为一名执法者,我对于‘外卖小哥’这个群体的了解是不是太少了?”
于是,徐智杰作出了一个决定:暗访快递员这个群体。
暗访数十名快递小哥为他们发声
今年1月中旬,徐智杰脱下城管制服,在不属于他管辖范围的浦东,走进商务楼宇、快递收发站,开始了他的暗访。
“快递员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送货,为了省钱,他们往往都住得很远,有的甚至租床铺,40多平方米住9个人。他们早上5点不到就要起来,赶到收发站后,开始收货、理货、扫码。”徐智杰说,走近快递员的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不容易:“我跟每一位外卖小哥、快递员交流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两三分钟,因为他们的工作强度实在是太大了,每次要送的单不下10个,随时都要出发,根本没时间跟我长谈。”
让小徐揪心的是,在快递收发站经常会看到4块拖线板插10个电瓶,十分危险,但是没办法,因为一个快递员一天两块电瓶都不够,所以不少人只能自己找地方解决充电的问题。
徐智杰了解到,快递员每人的“底单”在20单左右,之后有一单算一单。虽然拼命干,每月可以赚一万多,但因为工作艰苦,“工龄”3年的不到30%,“工龄”超过3年的老员工反而收入少,因为他们更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每天保持在70单以下。快递员还不敢生病,因为一生病就要停下来,那就是损失。
最让小徐印象深刻的是,在浦东第一八佰伴商圈。那里因为餐饮店比较多,企业密集,到了中午,新大陆广场上会停放上百辆“外卖小哥”的助动车。
调查中,他了解到,这一片原来也有送外卖的助动车乱停放的痼疾,但是,街道牵头进行了梳理,将车辆分类停放,并且开辟专门的快递车辆停放场所,快递人员不是送到哪里停到哪里。
徐智杰说,通过这次暗访后,他更希望自己能为快递员做些什么。“没有深入了解前,一味地对他们提要求。了解后才发觉,应该为他们发声。”作为黄浦区人大代表,徐智杰建议南京东路步行街是不是也可以专门开辟一些给快递员安心停车的地方,由专人看管专人引导。“我了解下来,如果真有固定的停车地点,即便多走点路,快递员也是愿意的。”
黄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