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30辆出租车搭载检测器可测PM2.5 有望扩至200辆

2019-1-25 1:56:58发布66次查看
原标题:行进中的出租车,也能测pm2.5了
  一项全新的车载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近日在上海实现,并在30辆强生出租车上投入了试验。此举使得开行中的出租车,好像变成了一个个移动监测站。记者刚刚向强生出租公司经理助理汤健了解到,这一出租车移动环境监测设备的安装,有望扩大至200辆出租车上。
  数据对接环保部门
  由同济大学谭洪卫教授团队创新研发的车载空间监测器,藏身在出租车顶灯的灯箱里。相应的数据也已经与环保部门展开对接,由专业部门进行研究。这套设备由两个取样口、传感器、gps通讯模块等,主要针对pm2.5和pm10两种空气固体悬浮物进行实时监测,每秒钟都有数据传输到后台。
  根据长时间检测发现,尾气直接产生的pm2.5的量并不多,更多的是pm2.5的“催化剂”和“原材料”氮氧化物气体和挥发性有机气体。也就是说,车载监测点并直接不处于污染源中,所以对数据并没有影响。同时,课题组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提升移动监测的精度,比如和国控站的数据进行动态校合比对。藏身于出租车顶灯里的设备,也能克服了外部干扰因素。
  目前pm2.5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设立的环境质量监测站,但数量较少。以上海为例,有10个国控站、16个市控区级监测站。虽然设备精密,但监测的是较大区域内空气质量的平均状况,设备通常装在离地面大约15到20米高的楼顶。相对而言,出租车顶灯的监测高度与行人呼吸范围相近,尤其对于特定区域,比如工地、小区等,可以获得更高密度的数据来反映局部空气质量情况,与固定监测站形成有效的点面互补。
  pm2.5浓度下午最低
  通过一年多的数据累计和可视化分析,对于上海的pm2.5分布特点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比如,一年四季中,pm 2.5浓度最低的时刻都在下午、空间上“城郊一体、东优于西”等等。以最近两周上海的雾霾情况来看,最严重的街镇集中在西北部的郊区。
  课题组数据分析团队表示,人们的个体感受往往和手机上查到的数字不一样,实际上就是家门口这个微观环境和整个上海市的宏观情况的差异,而要对城市进行一个精细化的管理,在现有的基础上去进行一个实时级的,空间上更加细颗粒度的研究是很重要和必要的。
  不过,要真正将这项空气质量移动监测手段推广应用还需时日。一方面,目前上海试点的出租车仅30台,虽然每天都能覆盖180多个街镇,但仍需要有更多的载体来扩大数据采集量。另一方面,如何与现有的固定监测站有效对接融合,为大气防治作出实际应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