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2017-2035)》初步方案公示,功能定位为:以山、水、林、文为特色的区域级郊野公园,以都市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为特色的田园小镇,宜居宜游金山滨海地区后花园。还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下吧!
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谋划郊区乡村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上海市提出启动“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是镇域、村域层面实现“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的规划,是覆盖乡村地区、统筹全地类要素的综合性、统筹性、实施性和策略性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特别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2017-2035)规划范围为金山区张堰镇内,城市开发边界以外的全部区域,总面积为约27.6平方公里,共涉及9个村,即百家村、鲁堰村、桑园村、旧港村、甪里村、秦山村、秦望村、秦阳村、建农村。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7-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2年,远期至2035年。
功能定位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郊野单元地区是金山中部生态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为以山、水、林、文为特色的区域级郊野公园;以都市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为特色的田园小镇;宜居宜游金山滨海地区后花园。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为:彰显水乡名镇生态和文化特色、强化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品牌、优化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圈。
彰显水乡名镇生态和文化特色:深入挖掘、重点保护、综合利用,成为以水乡文化、闲贤文化、雅集文化等为底蕴,与山、水、林等生态特色相融合的区域级(郊野)公园。
强化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品牌:通过城乡统筹,产业融合,与廊下、吕巷等镇协同,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成为以都市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为特色的田园小镇。
优化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圈:优化村庄布局,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职能,成为宜居宜游的滨海地区后花园。
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五片区”的空间结构。主要为:
一心:张堰镇发展核心。
二轴:主要为沿张泾河生态景观轴以及东西横向贯穿张堰镇的产业发展轴。
五片区:重点围绕张堰农、水、林、文的特色资源,形成田园体验片区、柘湖度假片区、森林休闲片区、一二三产融合片区以及现代农业片区。
主要内容
(1)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同时保障粮食生产用地
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上海市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在编)和《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要求,至2035年,张堰镇城市开发边界面积7.27 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9.7 平方公里以内;其中6.9 平方公里位于开发边界内,2.8平方公里位于开发边界之外;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2.3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16万亩,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化指标2.85平方公里。
(2)明确宅基地减量与农民安置用地
引导多元模式安置,在上位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的前提下,统筹安排近远期农民安置用地。
(3)经营性建设用地
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明确新增经营性用地规模,用于乡村休闲、工业体验及文化体验的配套商服建设。
(4)公益性建设用地
包括市政公用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其中:市政公用设施主要落实相关专项规划用地诉求,如消防站、变电站、公共停车场、污水处理站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乡村生活圈构建要求,主要落实金山张堰镇各村目前正在使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5)生态建设
结合林地专项规划,重点落实张泾河、漕廊公路、山塘河两侧生态廊道;结合河道蓝线专项规划,落实部分河道整治拓宽诉求;同时推进农林水一体化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乡污水处理率、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
规划方案
本次规划将在张堰镇镇域、村域层面实现“两规融合”、“多规合一”,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农村产业发展以及公共服务配套等问题,统筹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