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对不起!这才是阿拉上海小笼的真实水准!”

2019-1-23 5:48:11发布86次查看
  坐标老西门,
开在建国东路(肇周路)的弄堂口,
黄浦区人民的私藏小馆,
一只小笼包默默火了20多年……
因为阿姨的一句话彻底圈粉,
小小一家弄堂口的小笼馆,底气十足!
这才是阿拉上海小笼馒头应有的态度!
这位阿姨说——
“对不起!这才是阿拉小笼的真实水准!”
这要从头条菌进店说起,点单,落座,开拍,品尝……此时已经过了高峰用餐时段,一位阿姨趁客人不多正在用餐,估摸着是忙到刚停下来。
见头条菌拍得认真,她却眉头紧锁,后来终于按捺不住开口说话:“给侬换一笼好伐啦?这不是阿拉馒头的真实水准!”
经收银台另一位阿姨解释,头条菌恍然大悟,原来刚刚头条菌拍的这一笼里面,有几只出自实习面点师傅之手,言外之意“外形不太美观”。其实,这笼馒头并不差,准确说是灵巧可爱,若不特别说明,还真看不出区别。
说话间隙,这位阿姨放下碗筷,亲自上阵现包,一股誓要“捍卫小店尊严”的气势。
擀好之后还要抖掉面饼上的粉,过程同样气场十足,空气中的面粉像发如雪,煞是威风。
片刻之余,阿姨将新一笼馒头端到头条菌面前,并叮嘱着:“一定要趁热吃……”
这一过程头条菌看在眼里,着实觉得这位阿姨严肃又可爱,让人尊敬,硬气!佩服!后来得知她是店里的老员工,自打一开业就在,是有着十余年经验的老师傅。
看着头条菌举起相机再次一顿狂拍,阿姨面露骄傲而欣慰的神色,她成功地为小店“扳回一局”,她对小笼孜孜以求的严谨也成功征服了我。
现如今,全魔都大街小巷小笼馆不计其数,能对自己出品负责的有多少?有底气说出“这才是阿拉小笼的真实水准”的,又有多少?
2
一天卖出2000 只
小店虽小,很多细节都值得玩味
肉馅儿一挑,褶纹一捏,就做好了。小笼样子端庄可爱,小家碧玉,有着邻家女孩般的亲切。
我问阿姨们:你们一天要包多少馒头呀?
“起码也得2000多只吧?从来不数的!”
小笼馆在弄堂口开了20多年,每天早晨7:00开张,晚上7:30收工,阿姨们聊起这些,有说有笑,也不觉得辛苦,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问阿姨:“一个馒头要包多少肉?”
“25g鲜肉。”日复一日,阿姨胸有成足,全靠自行掂量,丝毫不差。
弄堂里的老餮吃惯了,都知道味道差不了,每天早上都要吃上一客。小小一间馆子,四人座的长方台子,前后加起来,也不到6张桌。
对面墙壁镜子擦的铮亮,黄色的木质桌椅,门口老房子外缠绕的电线,咿咿呀呀的阿姨们谈笑,店不大,老上海的范儿十足。
小店名气其实一直都不错,阿姨们个个都自豪:“阿拉小笼嗲得来!老多人大老远过来吃,都是慕名而来。”
3
一笼全家福 汤鲜味美米道嗲
这样的味道 可以吃上一辈子
阿拉上海人吃小笼从来不挑环境,只要好吃,亲切,便宜。人情在,米道在,自然错不了。
猪前腿肉,细细切碎,加了皮冻,等到出炉时,就化做了鲜美的汤汁。晃晃悠悠一兜汤,薄如蝉翼。
人气最旺的是蛋黄鲜肉,金色蛋黄透过薄皮仿佛散发着光芒,一口咬下去,鲜美无比。
蟹粉味最具诱惑力,皮薄而不破,每一只都玲珑剔透,咬开就能惊喜地发现汤汁都是诱人金黄色,汤水在流动,蟹粉在游走。
鲜肉小笼表现特别稳,皮薄汤多,若隐若现。最重要的是汤汁清澈,没有一丝浑浊,说明做肉馅的猪肉很新鲜,所以肉馅吃起来也是鲜香紧实!
4
小笼 葱油拌面 蛋丝汤
希望时光倒流,回到小辰光弄堂里
虽是小笼馆,小吃样样值得表扬,看似寡淡的葱油拌面,灵魂猪油不可少。光这一点,韵味就出来了。
吃着汤包,想起小辰光的清晨,提口小钢精锅子去买早饭,街角小笼豆浆油条生煎摊前,悠悠散着热气,街头巷尾,家长里短,又是一天的开始。
如今麟笼坊的分店也开了好几家,痴情的粉丝还是喜欢来到弄堂口的这家老店,然后痴情地点上“全家福”,配上蛋丝汤。因为市井气在,人情味也足。
现在,老西门那一带也拆得差不多了,那些属于阿拉小辰光最快乐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
上海必吃美食:麟笼坊特色小笼包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