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值有内涵 徐汇区擦亮“汇治理”品牌
2019-1-23 10:04:16发布52次查看
据徐汇区消息:医院周边群租短租需求旺盛,开发管理app,人脸识别,视频监控,严控安全隐患;挖掘社区能人资本,能人成圈,提供多样社区服务产品,为社区自治带去福利……
1月14日下午,由徐汇区社建办、区社建学院主办,上海益社公益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徐汇区第三届社会建设创新项目培育活动成果展示会在斜土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举行。经过半年多的遴选培育,20个项目以抽签组队pk的方式,由专家和大众评审现场打分。最终,经历两轮比拼,十佳创新项目出炉。优秀创新项目、最佳人气奖、公众教育奖等也花落各家。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江南新村历经岁月变迁,小区房屋老化,维修和改造难度大;基础设施陈旧,公共空间资源不足,如何焕发新的生机?由原船长俱乐部迭代的自治组织江南匠心舫主动参与到小区治理中,营造了行有序、议有矩、邻有助、亲有度的氛围。
记者在江南新村看到,邻里汇一侧原本破落的自行车棚已经被改造成刷门禁、可自动出入的智能化车棚,编号、充电装置管理有序,入口一侧最方便的几个车位为家庭医生预留,墙体采用有工业感的红砖,中间以玻璃砖嵌入,夜晚车棚里的灯光透过玻璃砖也照亮了通往邻里汇的弄堂。
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的江南新村邻里汇,如今已是广受欢迎的社区共享空间,每周活动课程表排满。朱兰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健康护航;庭院绿植、日托休息室、书吧、阳光菜园等向居民敞开大门,好比自家后花园。据介绍,这些小区建设的福利都有匠心舫的倾情投入。
据了解,本届社会建设创新项目培育活动于2018年4月启动,共收到相关委办局、各街道镇申报的61个项目,50个项目进入复审;经区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荐和市社会建设领域专家评议,形成了33个正式立项培育项目,最终,选取20个项目参加终评角逐和成果展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社会工作协会会长,范斌教授等组成了当天的专家评审团。副区长、区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谈琳出席活动并表示,将继续对项目进行深化扶持,持续拓展优秀项目的受益面和影响力,擦亮汇治理品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