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老党员们吹响“田间小喇叭”,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到每个村民的耳朵里

2019-1-22 0:00:00发布102次查看
  “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你的垃圾分类了吗?生活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每天清晨,崇明区向化镇齐南村田间地头、宅前屋后的“小喇叭”都会定时响起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这是向化镇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而创新的一种宣传方式。由老党员们吹响“田间小喇叭”,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到每个村民的耳朵里。
  这种宣传方式创新还接地气,到底是哈么人想出来哒?就是他,75岁老党员张丕家就是“田间小喇叭”的提出者,作为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和领头人,他坚持每天早晚两次进行垃圾分类流动宣传,足迹遍布全村各个角落,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已经坚持了700多个小时。
  但是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几天下来,宣传进度太慢了,很难让村民尽快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他想到了村里“田间小喇叭”深受村民们的喜爱,他立即向村委反映,村委立即为其协调,经过短暂的培训,张丕家成为齐南村的“田间小喇叭”垃圾分类宣传员领头人。
  张伯伯说:“生活垃圾分类刚刚推行的时候,村民们更多的是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等,还是把垃圾随处乱堆乱放。经过我们这样一宣传,渐渐地大家都自觉开始分类了。”
  张丕家还组建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村级“田间小喇叭”垃圾分类宣讲员队伍,成为向化镇齐南村“流动小喇叭”。每天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手持预先录好内容的喇叭,在村民宅前屋后流动播放垃圾分类知识,通过流动宣传,进一步扩大宣传面。
  “田间小喇叭”也有“文广站喇叭”,依托镇文广站广播系统,向化镇主播用群众满意、轻松活泼的形式录制节目,围绕发生在群众中身边的趣事,让垃圾分类知识成为轻松热点话题,定时在村民家中广播进行播放。
  “田间小喇叭”还有“人工版”。向化镇组织各村居干部、青年宣讲团成员、党员、志愿者等,在田间地头、宅前屋后与群众面对面展开宣讲,用亲切的土语方言讲解垃圾如何分类、分哪几类等知识,对不了解的村民们,宣讲员会当场进行答疑解惑,手把手的教授相关知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田间小喇叭”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田间小喇叭”不仅拓宽了宣传渠道,也拉近了党群关系,吹响了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冲锋号,调动了村居民们的积极性,探索出符合农村实际和群众“胃口”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