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14岁奉贤学子出版长篇小说

2019-1-22 11:09:50发布42次查看

近日,汇贤中学初三学生钟睿莹“火”了。就在大家都开始准备中考冲刺学习之际,她却出版了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小说《火》。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这样赞美钟睿莹:“擅刻画心理的文学大家不少,茨威格、施尼茨勒都是。难得的是,少年作者钟睿莹也具不凡的心理剖析能力。看着她笔下众多人物的表演,栩栩如生,让人数度忘记作者只是一个14岁的孩子。”
小眼睛,黑框眼镜,胖乎乎的脸上挂着随和的笑容,看起来乖巧而懂事,是钟睿莹给人的第一印象。在同学老师的眼中,她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学霸。学习成绩通常名列前茅,课外活动,校外比赛更是常有她频繁的身影。
用文字向世界发声
和大多数正处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样,钟睿莹想要对世界说说话,发出自己的声音,她选择了用文字表达自己、证明自己。在钟睿莹5年级时,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一路前行》。里面大部分都是她参加各类文学比赛的竞赛作文,文字多稚嫩青涩,她笑着说,这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一本书。
《火》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她看到一篇关于一个国外作家的文章,这个作家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希望有一场更大的灾难让自己重生,后来这个作家通过写作改变了自己。这个故事对钟睿莹有很大触动,成为最初的创作来源。钟睿莹小说里的一些具体情节则来自身边同学、朋友成长过程中家庭现状的放大,具体人物则是她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已久的人物交织掺杂在一起。
从篇幅字数、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故事构架……一系列构思后,钟睿莹从8年级的暑假开始动笔创作,历时3个月,中途反复修改不下5次,终于完成了12万字的小说《火》。写完之后,她坦言,“知道自己离小说家还远远不够。但这是我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小说。”
钟睿莹说,她的小说是从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角度,描写了家暴的危害性,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人生百态。主人公周绎最后不顾个人安危,在大火中救下了几位老人小孩,使其灵魂得到了救赎。
学习之外更是全方面发展
当问起创作是否与学习时间有矛盾时,钟睿莹微笑否认。每天学习之余,除了创作文学作品以外,钢琴、音乐、文学阅读都是她的“精神食粮”。她向记者透露,自己是一个对什么都非常感兴趣的人,除了参加全国各类文学创作比赛,di、om等科技创新活动她也不会错过。在这些缤纷的课外“世界”,她不断累积自己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为自己填充额外的能量。
“她是班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几个好朋友的骄傲。”沈煊瑜是钟睿莹的同学兼好友,四个热爱文学的女孩组了一个群探讨文学问题,“她当时写初稿的时候,有碰到什么疑惑的,都会发到群里,让我们几个提点建议。”沈桐羽说,“她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非常拼,这也感染了我们。”
汇贤中学校长余雪梅告诉记者,她是学校大队长,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孩子,不仅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经常主动帮助老师和同学,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而且英文歌也唱得很好。
除了热爱文学,钟睿莹还带领志愿者服务中队获区“十佳”中队称号、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大赛获全国二等奖、制作微电影获上海市二等奖和优秀奖。她是奉贤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中的一个缩影。
母亲是她自由成长的支撑
这样一位优秀的孩子,在她背后,有着一位伟大的母亲。钟睿莹常说,“母亲从小就非常尊重我。”母亲赵晓燕是中教当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的院长,她非常喜爱阅读,家中到处都能看到书,或许与自己的喜爱有关,钟睿莹从小就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长大。母亲的教育,让钟睿莹一直快乐、自由地成长。尼采的“一个高贵的灵魂始终对自己有一颗敬畏的心”,是钟睿莹的座右铭。而母亲赵晓燕说,一份高贵的母爱,是给予孩子真正的自由和平等。“教育是启发加点燃,作为父母,要成全孩子追逐自己的梦想,他要成为自己眼中满意的人,而不是父母眼中满意的人。从0岁开始,就开始尊重她。我们和孩子,是彼此成全、彼此成长。更好的孩子也成全了更好的爸爸妈妈。”
“很幸运,我喜欢的正是我擅长的。”而在未来,钟睿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小说家。她非常喜欢石黑一雄的小说,她甚至称,看推理小说让自己有不断创造的动力。“希望自己的小说能有一天,让读者们关注文字与语言超过关注自己本身。”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