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最近家住宝山区红林路和家欣苑的
不少小区居民打进新民晚报962555热线
反映小区门口常年设置了一个黑车点
专门送上班族去往地铁站
这些黑车司机经常违反交通规则
车辆更是严重超载
给居民们的出行
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黑车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
态度十分嚣张
还阻挠居民正常打车出行
新民晚报记者前往现场调查暗访
......
早晨7时30分许
记者来到红林路现场暗访
记者看到
数辆小型面包车频繁进出位于
红林路576弄的和家欣苑b区小区
记者走进小区正门
只见在放置智能快递柜的一侧区域内
单独立了一个“门禁杆”
里面正停着一辆小型面包车
“快快快,快上车!”
车旁站着的几名中年妇女
看见几名正准备走出小区的“上班族”
赶忙招呼起来
当然,车不可能免费坐
上街沿放着一只塑料凳
上面贴着一张硕大的二维码:
扫码坐车
记者随后打开手机导航软件
发现
从和家欣苑b区小区正门口
到地铁一号线宝安公路站
大约1.7公里的距离
有不少小区居民表示
这段路说长不长
但是
早上走过去也“吃不消”
黑车便有了空间
“
根据我们的统计,总共有8辆车同时跑,一个早上,他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了。
”
“车费多少钱?”
“你第一次坐?5块钱!”
观察片刻后,记者扫码支付了车费
并在催促声中,被“赶”上了车
车厢内狭窄不堪,为了多揽客
一些原有的位子还被撤下
放上了几只塑料小板凳
记者上车后,不到2分钟
就陆陆续续有8位市民上了车
原本就逼仄不堪的车厢
瞬间挤进9名乘客
司机立即掉头,开出小区
刚出小区
司机开始展现自己真正的“驾驶技术”
一个左转弯,油门到底
坐着的人都不禁打了个趔趄
记者赶紧拉住扶手
不过,还是抵挡不了惯性的冲击
整个人倾倒在车厢一侧
面包车随后在道路上飞驰起来
在司机的眼里,几乎根本没有
道路交通标线和信号灯的存在:
实线变道、超速行驶、红灯直行……
驾驶员连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
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不过,同样令人吃惊的是
“乘客”们似乎也不以为意
“我每天早上坐这车,已经习惯了。”
却也只能坐着去地铁站
“不然怎么办呢?走过去,至少要一刻钟……”
3分钟后
车从小区门口开到了地铁站
平时一个早上能够跑几单?”
面对记者的提问
驾驶员正眼也不抬
只是不耐烦地示意记者快点下车
随后,司机又一打方向,呼啸而去
记者在地铁站旁站了15分钟。发现,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班车”准时准点放下一批乘客。车门一开,近10名乘客鱼贯而出,记者数了一下,最多一车,总共坐了12人之多。
“拉帮结派”阻止居民打车
居民们告诉记者,这几辆黑车
几乎“垄断”了附近上班族的“短驳车”生意
并且还“拉帮结派”
阻挠居民正常打车
记者重新来到小区门口,预定了一部网约车。没想到,网约车刚开进小区大门,竟被刚才招徕生意的几名中年妇女给生生“拦”了下来。记者解释称,自己只是小区的一名访客。最终,好说歹说,几人才悻悻离开。
“本来,周边的出租车、网约车还比较多,时间一长,师傅们都不敢开过来了。一旦有人多说几句,他们就会恶言相向,还号称周边都‘搞定’了,实在是无法无天!”
居民们说这群“黑车党”
态度傲慢,嚣张至极!
不过,记者在采访时却注意到,但凡这些车辆要进入小区,就必须通过门禁。而控制这些门禁杆的,则是坐在小区岗亭里的门卫。
“这些面包车是进来做生意的,都可以进?”
谁知道,面对记者的询问
门卫竟然反问了一句
“有车要进,为啥不行?”
有居民表示,和家欣苑是动迁安置房小区,周边配套并未完全跟上,在客观上也给黑车提供了空间。居民们也多次向物业反映过此事,却始终得不到积极的回应。
那么,属地政府是否知情、是否有过整治?
记者致电杨行镇人民政府
孰料,电话接通后
工作人员自己也陷入了迷茫
“这个应该归哪个部门管,我也不清楚。”
记者随后要求接通社区管理办公室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同样表示,需要请教相关职能部门,再给回复。不过,截至发稿,记者也没有得到任何相关回复。
对此,居民们希望
相关部门能够全面整治小区门口的黑车乱象,还周边居民一个安全的出行和交通环境;
并且能够尽快安排短驳公交等替代出行方式,让上班族们能够安安心心上班。
黑车安全隐患巨大
无法无天要管
居民们的“最后一公里”
更是有关部门应该解决的
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