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发是土生土长的建设镇人,在虹桥村住了大半辈子。乡里乡亲跟他都挺熟,不只是因为他在镇上呆了50多年没挪过窝,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老娘舅”的身份。
蔡新发,建设镇人,建设镇司法所所长,全国模范司法所长。
劝下跳楼妇女
“蔡所,赶紧来村里一趟,有人要跳楼!”6月的一天中午,蔡新发刚在食堂打好饭,就接到了建垦村村支部书记的求助电话,便立即赶到村里。到了现场,只见一名妇女在自家阳台上要往下跳,村干部死死地抱住她。“你先冷静,有什么委屈说出来,我们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蔡新发先稳住当事人的情绪,紧接着详细了解情况。
原来,这名妇女姓王,安徽人,不识字。前些年嫁了建垦村的施某,生有一个女儿,后与施某离婚。离婚后,施某向王某借钱5.5万元,又欺她不识字,反而在借条上写了“王某向施某借钱7万元”,并骗王某签了字。之后,施某向王某索要这7万元。
借出去的钱没要到,反被追债,王某气急无奈之下要轻生。
“你这种行为已经违法,再继续下去要坐牢的!”蔡新发一方面告知施某事情的严重性,并通过施某的父母做思想工作,敦促施某还钱;另一方面,将调查的进展和采取的措施告诉王某,安抚她的情绪。当天晚上,施某将5.5万元归还王某,并当场撕掉了所谓的“借条”,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蔡新发和村民在一起
帮农民工讨回欠薪
去年小年夜一早,建设镇来了一群信访群众,他们都是在镇上某工地打工的,包工头薪水没发,就已提早回家,手机关机。“还我们薪水,我们要回家过年!”几十个人情绪激动。蔡新发边安抚群众边想对策。
联系不到包工头,蔡新发辗转找到了这项工程的总承包姚某。“他们的工钱我都已经给包工头了。”姚某无奈道,“我也联系不上他。”
“现在最要紧的,是让这些工人能拿到一笔钱回家过年。”蔡新发语重心长地与姚某沟通,“这毕竟是你的工程,你想办法先垫付一部分钱,等过完年再找包工头算总账。要不现在这样子,这摊子谁都没法收拾。”
姚某当即四处凑钱,总算凑到了大部分的工钱。蔡新发又请工人们派出几名代表,先领取这部分工钱。对照着工资明细,打工群众代表有序领钱、发钱。
过完春节,经过多次调解和努力,蔡新发帮助这些打工群众,把欠薪全部讨回,也还了姚某一个公道。
蔡新发走访慰问村民
当好法律顾问
在基层多年,蔡新发与老百姓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建立起了最朴实、最真诚的感情。蔡新发也深知,对基层司法所来说,除人民调解这项主业外,“法律顾问”“法律服务”的职责也不可或缺。
蔡新发有着几十年基层工作经验,又对镇情村情了若指掌。他以一个法律顾问的身份,指导帮助建设镇各村制定了新《村规民约》。其中以蟠南村的案例最为典型。
在新《村规民约》的指引下,村民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是”与“非”有了更具体的判断标准,对如何做一个文明人心里有了数,民风乡风越来越文明。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任镇司法所长十年来,蔡新发还向镇党委、政府提出法律建议50多条,提供法律依据上百次,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维护一方平安发挥了积极作用。蔡新发因其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建设镇司法所获得市、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集体、五好司法所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