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濒江临海,位于太湖流域的下游,受黄浦江、杭州湾潮汐及上游洪水的双向夹击,自古以来是洪涝灾害威胁比较严重的地区。为免受洪涝灾害,金山老百姓长期沿河筑堤,形成了大量圩区,由于圩区的地形平坦,大部分地面高程均在江、河洪枯水位之间,每逢汛期,外河水位常高于圩内地面,圩内渍水无法自流外排,往往会渍涝成灾。
如今,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金山区已经形成了以骨干河道为主及31个圩区、456座泵闸分级管理的框架体系,全面管控全区河道流量,确保了金山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为确保水闸调水的系统性、及时性、精确性,金山区水务部门将智能和科技融入水闸管理,以吕巷夹漏圩作为试点,通过水闸自动化控制系统,统一调度整个圩区水位,开启圩区水闸管理的新篇章。
金山区吕巷镇夹漏圩区共有泵闸15座,圩区外河为泄洪通道胥浦塘和六里塘,受潮汐影响,水位保持在2.0米-4.0米之间,而圩内地势在3.5米左右,因为外河水位的忽高忽低、无法把控,常常让圩区防汛排涝和引清调水工作无法同时兼顾。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金山区水务部门根据外河潮汐规律、圩区地形地貌以及水情工情等信息,制定了科学调度方案,并引入水闸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操控、群闸群控、实时监控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水闸现场无人管理,使圩区调度效率大幅提高,河道水质显著提升。
在夹漏圩的小张泾水闸,我们看到有一个总控制中心,可以及时了解圩区内各河道内外河水位情况并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开闭闸门及运行水泵,实时调节河道水位,这种智能化的模式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还大大加强了圩区的防汛能力。
下一步,金山水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水闸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在水闸上将装入信息化模块,闸门自动感应内外河潮差来完成引清调水,实现真正地无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