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以“缤纷洋泾,友邻有你”为主题的洋泾街道第三届“友邻节”,为社区居民带去许多欢笑与感动。本次“友邻节”,也是去年洋泾“家门口”文化服务和社区自治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其间,21场各类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
以活动培育社区骨干
“今天的活动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生动’两个字。”洋泾街道泾东居民区居民顾先生一边将多肉植物移植到花盆内,一边向记者说道。他正在参与由社会组织“四叶草堂”举行的“体验式社区微景观改造”项目,这个活动属于“友邻节”中“友邻共享”板块。
本次“友邻节”共分“友邻共享”“友邻互助”“友邻同乐”三大板块,其中“友邻共享”板块的活动聚焦居民自治和居民区治理的热点话题,联动“四叶草堂”“迁善公益”等社会组织,在9个开展相关自治项目的社区举行“体验式社区微景观改造”“参与式垃圾分类工作坊”等活动。与传统的开会、讨论不同,这些活动注重邀请居民亲身体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
顾先生说:“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了解了微景观改造的思路与做法,还学习到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式,现在我有兴趣参与到社区花园建设的讨论中,并且有能力在花园建成后,为护养出一份力。”
这正是本届“友邻节”的初衷:整合社区资源,以活动为载体,挖掘、培育社区骨干志愿者,鼓励他们深度参与社区自治、历史文化传承等“洋泾大事”。作为“友邻节”的开幕活动,“洋泾故事——‘家门口’文化营造展”同样秉承了这种精神——6家社区企业出资60万元,设立“洋泾社区公益文化专项基金”,将社区自治金项目全面升级。
全民参与“家门口”建设
小朋友的笑脸则为“友邻互助”板块增添了一抹亮色。街道结合慈善公益联合捐活动,邀请社区青少年成为“小小劝募大使”,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引导其他社区居民参与到募捐活动中。
为了提升“小小劝募大使”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社区参与和社区关怀意识,洋泾公益基金会事前对他们开展了集体培训。最终,“爱心一家门——儿童一日劝募活动”共吸引了来自5个居委的40多名青少年志愿者,筹集到8000余元的善款。
“友邻同乐”板块基于社会组织大调研的意见反馈,为街道辖区内文体活动类备案社区社会组织搭建展示平台——“友邻同乐·达人秀”。这项活动前期开展了持续两周的社区海选,最后有10支队伍通过晋级赛和直推的方式,进入到了决赛环节。
“‘友邻同乐·达人秀’不仅是一次比赛与演出,还起到了选拔优质群团节目的作用。”洋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项活动,洋泾形成了社区“家门口”文化服务项目菜单,在为优质群团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的同时,也推动“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能。
自2017年1月初首届洋泾“友邻节”启动以来,每一届“友邻节”活动内容都在结合社区发展重点与社区居民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包括参与群体的规模化、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服务内容的专业化等。据悉,洋泾街道将继续坚持多维度、多角度,培育这个属于洋泾居民自己的节日,让更多居民从中收获幸福感与社区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