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上午,一辆载有40名乘客,由虹口开往长兴郊野公园的沪牌旅游大客车被执法人员在长兴岛收费口拦下。司机因没有携带相关证件,其所在的旅游公司被区文化执法大队约谈。 “作为执法部门,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优化本区营商环境提供高质量法治服务和保障。”区文化执法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部门不断探索文化执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切入点,将文化执法与执法为民、服务企业相结合,突出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新亮点,不断传递正能量。 在执法中普法 不久前,区文化执法大队了解到位于长兴岛的某企业生活区有个无证大型网吧,随即前往执法。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该网吧为企业内部网吧,是该企业工会为了方便企业职工上网才建造的。网吧的环境和管理也都非常好,唯一欠缺的就是缺少相关手续。 于是,执法人员在给该网吧开具告知书后,直接对网吧所属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释法说理,帮助其正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之后,该企业在区文化执法大队的指导帮助下,去相关部门办理了有关证件。 “我们在执法中普法,帮助指导经营业主补办相关证件的事并不少。比如,在检查旅游市场的执法中,我们的执法人员发现,多家旅行社在崇明的营业部手续不齐全,于是执法人员对这些经营场所进行了执法,同时对经营业主进行宣传,引导他们到相关部门补齐手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区文化执法大队坚持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道路上,以在执法中普法,并通过组织经营业主上课、邀请市区专家来崇讲课等普法宣传方式、手段,将法律法规传递进社区、进校区、进企业,切切实实融进老百姓的生活里,用行动让“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工作落到实处,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努力打造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相匹配的营商环境。 为游客们“护航” 为优化崇明的旅游环境,自2016年以来区文化执法大队针对崇明旅游市场周末活跃、平时客流量小的特点,创新工作举措,在本区旅游旺季开展“双休日我在岗”旅游专项执法,并根据每年的实施情况对项目进行不断完善。 “严厉打击那些非法无证的‘黑导游’‘黑车’‘黑旅行社’,规范那些有证的,既维护了广大来崇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也有效净化本区旅游景区的文化市场环境。”据介绍,每年的4-6月、9-11月是崇明旅游旺季,期间区文化执法大队会增加双休日执法检查,突出三大检查重点:一是检查区域,以西沙湿地、瀛洲公园等免费景区及接待量较大的A级旅游景区如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为检查重点;二是检查对象,重点围绕旅游团队、导游人员和旅游车辆,做到检查事项不遗漏;三是检查内容,集中于“非法一日游”,黑社、黑导、黑车等违法事由。结合旅游团队来崇时间多为早晨的特点,区文化执法大队将每次执法出动时间前移,与旅游团队来崇时间保持同步,切实做到精准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