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黄浦新闻

黄俊:外滩第一岗 问不倒的“活地图”

2019-1-16 0:00:00发布86次查看

黄俊,男,1989年1月19日出生,中共预备党员,2013年8月入警,现任黄浦交警支队一大队警长,从警5年来,他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获得个人嘉奖,连续两年被分局评为“十佳优秀交通民警”称号,曾获得2018年度“黄浦好人”称号,并荣获“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提名奖等一大批荣誉。
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外滩“一级岗”素有“外滩第一岗”的美誉,黄俊从警校培训后分配到此,他兴奋不已又倍加珍惜。黄俊深知,外滩是上海的“名片”,中国的“窗口”,在外滩执勤不仅无上光荣而且责任重大,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警察的形象。黄俊立志,外滩是上海的标志,他要成为外滩的“标杆”。
除了做好疏导交通、保障道路安全的本职工作,黄俊开始加强外语的学习和人文历史的积累。
在外滩“一级岗”执勤必须精通英语,这是黄俊在工作中得出的结论。外滩地区外国人交通违法比例普遍高于其它地区,遇到外籍人士的交通违法行为,如不能熟练运用警务英语纠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影响中国警察形象,而且有失法律公平公正。对此,黄俊搜集有关交通违法类的英语书籍,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如今已经成为外滩上的“英语通”,不仅纠处交通违法行为,而且还能更好地为外籍游客提供问询服务。
对于黄俊来说,推介外滩特色成了他的“专业”,在外滩执勤,不仅要清楚周边路况,还要熟悉外滩区域的历史文化与发展沿革。黄俊说,上海外滩每天要接待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交通执勤是本分,问询指南是服务。从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到网红小店的探索寻访,黄俊每天要面对150到200次的各种问询。黄俊开始利用工作闲余时间,走街串巷,实地了解外滩区域的各类建筑,网络搜索,搜集每幢建筑的历史资料。现如今,黄俊早已把外滩1号到33号的历史典故熟记于心,同时,黄俊熟知外滩区域的每一条公交线路,真正做到了有问必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外滩活地图。
黄俊出生在上海,小时候受电影《今天我休息》马天民的感染,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真心为民的人民警察。大学毕业后,身高1米83、英俊帅气、英语流利的他,终于如愿以偿,警校培训后被分配在黄浦交警支队外滩“一级岗”,成为了一名交警。
2017年7月的一天,黄俊在南京东路执勤,一位十五、六岁的女中学生满脸羞涩地向他求助,钱包丢了想借5元钱乘公交车回家,黄俊毫不犹豫地掏出钱递给小姑娘,并叮嘱钱不用还了,免得再跑一趟。2015年盛夏的一天,黄俊在中山东一路巡逻,发现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一位中年妇女神色焦急地向他招手求助:车轮胎爆了,她急着送儿子出国赶飞机。黄俊当即下车,迅速设置好停车警示标志后,熟练地从她的车后备箱取出备用轮胎,不顾烈日暴晒、地表温度高达60多度的炎热,浑身汗透、仅用了10多分钟便帮助更换了轮胎,让母子俩按时赶到机场。
熟悉黄俊的人评价他,待人热情,做事认真,遇到群众有困难会主动管。2017年12月17日,上海组织年度公务员考试,黄俊在黄浦区浦光中学考点执行交保任务。8点10分左右,一名20多岁的女青年神色慌张地从学校里跑到黄俊身边反映困难:准考证忘记带了,无法参加考试。黄俊马上将女青年的困难向指挥中心报告后,骑上摩托车带着她,一路拉着警笛赶往虹口区凉城路取准考证,在早高峰时段来回仅用了50分钟,终于在考试规定时间前将女青年送入考场。2015年9月的一天,在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路口人行道上,正在执勤的黄俊发现一位正在过马路的70多岁老人突然晕倒,他急忙跑上前了解,原来老人心脏病犯了……他争分夺秒地从车子后备箱的应急包里取出“保心丸”和矿泉水,一边对老人实施急救,一边向指挥中心报告,叫来120急救车将老人送进医院,挽救了他的生命。
2018年1月24日上海迎来十年未见的寒流、暴雪。连续一周,黄俊每天凌晨4点多钟,冒着零下近5度的寒气,带着铁锹扫帚赶到外滩中山东一路,把路上的积雪冰块清除干净,便于人车通行。在一大队同事中传递着学习黄俊纠处外地车辆的温情做法。黄俊每次在处罚外地车辆闯禁令时,都会主动提醒驾驶员将导航的“上海模式”改成“外地模式”,以免再次受罚。今天春节,黄俊得知警组里来自新疆、安徽等地的6位辅警兄弟已两年没回家过年了,他热情邀请他们到家中过年,一起提前吃“年夜饭”,感动得大家热泪盈眶。
黄俊用恪尽职守和过硬素质书写着与时代同行、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时代凯歌,2015年、2016年先后获得嘉奖2次,2016年获得三等功1次,2016年、2017年连续被分局评为“十佳优秀交通民警”称号。同时,黄俊获得2018年度感动上海人物提名奖,并在火热进行中的“上海百佳标兵”推选中获得候选人资格。
黄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