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希腊国家馆在上海自贸区开馆运营,这也是自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后,第一个落地自贸区的外国国家性展示交流平台。
希腊国家馆将汇聚希腊优质商品,在贸易推广、文化体育交流、旅游推介和经贸等领域开展合作,成为集中展示希腊国家整体形象的综合性窗口。同时,作为联系双边更灵活、更扎实、更有效的互动交流平台,希腊国家馆将进一步巩固、推动和强化希中双边在经贸、科技、文化、旅游、体育、投资和商品服务贸易的全方位合作。
随着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打造成为中欧陆海快线以及亚欧互联互通的重要门户,希腊已成为中国货物进入欧洲和北非的门户,贸易战略地位日渐重要。
在开馆仪式上,多个涵盖经贸、文化、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协议签订:希腊旅游部与中国文旅部、中国甘肃省政府签署举办文明复兴展览会;上海深兰科技就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希腊城市交通、银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项目与希腊贸促会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上海趣味人创业孵化器就古希腊文明、文物数字多媒体秀、旅游IP衍生品开发项目与希腊贸促会全面合作;中科院技物所杭州院与希腊贸促会关于海洋环境战略签署合作备忘录等。
希腊旅游部部长艾莲娜·康朵拉表示,随着国家馆的落地,希腊在中国有了个“家”,今后两国可以通过频繁的旅游、商贸等活动增强交流。“目前雅典和北京之间有直航,我们希望可以尽快开通雅典和上海的直飞航班。”
据悉,希腊旅游部将于今年9月在上海展出希腊文明全盛时期展品,中国甘肃省人民政府则于2020年将丝路敦煌的相关展品在希腊雅典进行展出。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兆杰表示,利用保税区已有的国别馆资源,上海自贸区正配合“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的营商环境。
“依托海关监管统筹,保税区域内已为多个国家搭建起富有特色的平台,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正不断完善,我们也将在国家和本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拓展新的空间,深化制度创新。”李兆杰说。
记者了解到,首届进博会后已有阿塞拜疆酒中心、斐济馆、塞尔维亚馆等国家级平台入驻外高桥区域,目前区域内已有近十个常年国家馆或展示交易中心,通过这一模式窗口,中国消费者可以看见更多的世界商品;而国内外的中小企业推开这扇窗,则可以看见全球商贸市场,并能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