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获悉,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议案3件,大会主席团依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代表议案的规定》,立案1件,将其余2件转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代表建议);共收到代表建议125件,大会议案组依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规定》进行认真梳理后,最终确定代表建议为114件。
其中,被立案的代表议案由代表陆水平提出,代表朱忠新、沈洁英等10人附议,他们建议区人大结合本区工作实际,对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投入、收集、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从末端处置问题入手、以倒逼机制形式,对“本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开展专项监督。
代表建议中,城乡建设和管理类41件,占36.0%,涉及美丽乡村村庄改造中财政配套资金使用、道路规划建设、河道改建、公交线路增设等多个方面;民生事业和社会保障类31件,占27.2%,包括建设老年护理院、农村墓地建设管理、推进教育资源合理化配置等方面;经济发展类16件,占14.0%,涉及加大传统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加强闲置国有资产管理处置、加快园区转型、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环境治理类14件,占12.3%,涉及河道整治、农村秸秆回收、建筑垃圾处置点规划建设等方面;社会治理类9件,占7.9%,涉及就学时段学校路段交通管理、整顿汽车美容行业等方面;其他类3件,占2.6%。
城乡建设和管理方面,代表金建峰等五人提出加快启动茸卫公路刘建路段延伸至漕廊公路段项目实施的建议。茸卫公路作为区级公路,车流量大,但因茸卫路未贯通,车辆只能沿刘建路、钱鑫路往北至漕廊公路,导致村级道路压力大。他们建议加快启动该路段建设,方便金卫、张堰、吕巷、金山新城等居民的通行,缓解交通压力。
民生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代表戚旭旻认为,新城区范围内老年人对助餐、助医等场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现有老年人日托中心的建设全部集中在农村地区,无法满足需求。他建议区政府在新城区范围建设老年人日托中心,提供相应服务。
经济发展方面,代表孙莉军建议,进一步优化二工区产业规划,推动杭州湾北岸化工产业布局合理化。要精准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与两大化工基地联动发展,整体提升形象、提高水平,提升公众对化工行业的认识。
环境治理方面,代表冯仁龙和马新丽认为,当前农村只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进行收集清运,农作物垃圾(秸秆)等却没有专门收集清运。群众把这些农作物垃圾随处乱堆,村委会即使定期清理,但没有终端处置机制,仍治标不治本,一定程度上影响村容村貌。他们建议,要形成农村农作物垃圾的终端处置途径,循环利用农作物垃圾,建立区镇农作物垃圾处置再利用场所,循环利用农作物垃圾,区镇级层面选址合适的堆场,定期清运。
社会治理方面,代表夏玉芳认为,由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多且集中、交通执勤人员管理覆盖面小、道路短时通行能力小等原因,我区不少学校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均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她建议,通过优化通行方式、加强交通执法、加大宣传等举措改善这一情况。比如交警部门可以对各所学校周边道路的车流量、交通状况、交通设施情况进行统计与排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短时禁停(包括短时停车)、单行甚至限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