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这是崇明民间的传统技艺 在竹丝篾片间编织岁月

2019-1-14 13:44:40发布50次查看
  在中国,竹经历了礼器、乐器,成为了君子形象的审美象征。竹筐、竹篮等生产工具,自古就是老百姓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竹编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粗粗毛竹,细细竹编,精致精美,令人赞叹!竹丝篾片光影之间,生活无处不在~
在竹编制品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当下,竹编不止单单是岁月生活,更是手工艺人关于传承的坚守。
崇明竹编技艺是崇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是将竹子剖劈成篾片后编制成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竹编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其的繁琐,匠人手握篾刀推竹片,刀锋轻微抖动,竹片徐徐渐进。不急不躁,细工慢活,片竹成丝,编竹成器。纵是竹之禀性,横为人之感性,刚柔并济,丝丝回环,留下纵横交错的缜密,织就经天纬地的精致。
挑竹、片竹、编竹,在匠人手中,成就一件件精美的工艺。柔韧之美,劲节之持,诠释竹风雅韵。
工艺编织方法已然远远超过了实用性而达到了观赏层次,平实自然的竹编制品,也成为推崇清雅脱俗的文人雅士理想用具,以此不断提升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品牌和影响力。
施师傅
施师傅,18岁就学习竹编技艺,50多年的岁月,破竹、剖丝、切丝、磨光、编结……已然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在跟我们交谈的过程中,经过几道工序,一个不花哨但精致的竹筐渐渐露出端倪,老师傅说现在用竹编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塑料制品已经逐渐替代手工竹编,在崇明,竹子是大自然的馈赠,绿色环保的竹筐、竹篮更是符合世界级生态岛的定位,希望竹编可以传承一代又一代,这是祖辈的智慧啊~
   宋师傅
宋师傅,一位热情好客的竹编工艺人,家中一层是他的工作间,满地的成品、半成片、竹丝篾片,他学竹编时,是十三四岁的模样,那个年代竹编并不像现在这样缺少珍贵,那是一种生活常备技能,邻里街坊都会做竹编,耳濡目染,他也是小小年纪就会用竹来做出小巧玲珑的香篮、大小不一的藤盘,还有惟妙惟肖的竹编工艺品……
  怀着一颗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以竹这种朴素的自然媒介,施以精湛的编织,将自然之美浓缩在纵横之间,竹艺匠人们坚持着这门手艺,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