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长宁区召开2019年居民区分类治理工作推进会。
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章维出席会议并讲话
区民政局副局长陈汉传主持会议并部署2019年居民区分类治理工作
区社建办副主任蒋丽萍对分类治理专项工作进行布置说明
会议指出,居民区分类治理工作要以“优化分类治理,推进治理精细化”为主题,聚焦售后公房、普通商品房、涉外商品房、老洋房、动迁安置房等不同类型居民区的特点,探索开展“十个一”工作,促进精准对接、分类施策,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形成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群众自治充满活力、共治自治良性互动的基层治理格局。
“十个一”工作
1、形成一本分类治理工作指导手册
编写《长宁区居民区分类治理攻略》,主要包括“三清单一攻略一导则”,为居民区工作者指明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方向和路径。
2、打造一批分类治理优秀居民区
全区层面打造出20个分类治理优秀居民区,做到有项目点位可看,有治理故事可听,有治理机制可复制。
3、建立一批分类治理实训基地
遴选10个居民区,建设成为居民区分类治理实训基地,使之成为优秀居民区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居民区治理现场教学点、区内外参观学习交流点。
4、推广一批优秀社区工作法
遴选出1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进行宣传推广,促进互学互鉴,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水平。
5、挖掘一批社区治理能人
挖掘培育一批非体制内基层治理能人进行表彰,加强宣传,树立典型,营造人人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6、建立一支社区工作者督导员(师)队伍
按1:10配比,建立社区工作者督导员(师)队伍,以点及面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加快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7、举办一场分类治理论坛
开展研讨交流,促进分享展示,拓宽视野思路,汇聚更多的治理智慧和力量。
8、开展一次分类治理全员培训
把居民区分类治理课程纳入居民区书记、社区工作者、居委会成员培训核心课程,不断提升居民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
9、汇编一本分类治理优秀案例
精选50个案例汇编成册,为不同类型居民区实施分类治理提供实践经验,促进学习交流借鉴。
10、汇编一本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风采录
开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好故事、好案例征集活动,精选一批经典案例汇编成册,深化“三社联动”,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激发社区治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