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儒文
■记者 邢蓓琳
本报讯 1月3日,一阵悦耳的铃铛声在石门二路街道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响起。伴随着铃声,博物馆铃铛主题文化展示月活动正式开幕,近百位居民成为首批感悟铃铛文化的“幸运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叶坚华为活动揭幕,并主讲了题为《铃铛中的文化》的主题讲座。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出的300多件铃铛均为叶坚华的个人收藏。其中,既有金、银、铜、铁、木等各种材质的传统铃铛,也有皮革、水晶等具有异域风情的铃铛。“‘铃’,响器,体内垂一小舌,摇动发声。‘铛’则形容撞击金属等器物的声响。”除了参观铃铛实物,参观者们还通过聆听主题讲座,了解小小铃铛之中蕴藏着的大学问和文化内涵。
记者从石门二路街道了解到,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自2018年初正式运营至今,已接待参观市民6000余人次,接收热心市民捐赠藏品10余件。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定期开展的具有特色的主题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更是受到了市民的热情追捧。今年,博物馆还将陆续举办花样“年画”、根艺寻美(上海市非遗海派根雕传承人)、小报刊大世界(老报刊历史回顾展)、“儿时的快乐时光”铁皮玩具展、庆祝建国70周年实物展等一系列展示、弘扬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活动。通过寓教于乐,代入感强的方式,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