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人民公园南门疑遭违建挤占 园方回答自相矛盾

2019-1-10 1:51:35发布62次查看
原标题:人民公园南门疑遭违建挤占
图片说明:喜廷便利店和顺心美食坊两家店铺刚好位于公园大门通道内 图片/晨报记者 张佳琪
有上海“中央公园”美誉的人民公园,地处市中心地段,于1952年10月1日开园。然而,这样的地标建筑竟然被市民指出存在疑似违建。市民虞先生发现人民公园南门有3处疑似违法建筑,这3家商铺连成一个大大的l型,堵住了公园一半大门。
“2000年之后的房子,却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证。”人民公园园方的回答令人疑窦重生。
对此,黄浦区城管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昨天回应记者:已收到相关市民举报,正在深入调查。
三处商铺疑为违法建筑
据市民虞先生介绍,日前他的朋友到人民公园南门附近想进入公园,却一时没有找到入口,公园的大门被诸多商铺挡住“脸面”。
经过多次现场走访,虞先生发现人民公园南门有3处疑似违法建筑:一处是小浦东传统美食,一处为喜廷便利店,另一处为顺心美食坊。这3家商铺连成一个大大的l形,堵住了公园一半大门,使得通行的顺畅和速度大不如前。
“人、车从狭窄通道共同通行,大大增加了事故风险。”虞先生说:“人民公园人流量大,大幅度变窄的入口确实带来不便,也有碍观瞻。”
在虞先生心中,人民公园的地位相当高。他觉得:“人民公园作为上海市中心重要的地标和休闲、旅游胜地,作为服务广大市民、游客的窗口,其存在的疑似违法建筑现象,严重影响整洁、亮丽的城市形象。”
为此,虞先生建议,“为让人民公园再次靓丽起来,提升游客的便利度、舒适感,希望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整治,尽快拆除人民公园门口的商铺,对人民公园大门景观进行重新设计、改造。”
南门通道被挡住3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鲍师傅糕点、桂源铺、喜廷便利店、小浦东传统美食4家商铺从东到西依次排列,招牌字号粗大、醒目,远远望去,人民公园四个金色大字显得瘦小、黯淡,入口不明。
走近查看,在桂源铺和喜廷便利店之间,留有一条宽约4米的通道,这就是公园南门入口。记者用卷尺测量了大门原本的通道宽度为7米,被喜廷便利店和顺心美食坊挡住3米。
此时,一辆白色汽车刚好由北向南驶出,路太窄,车辆两侧站不下人,也没做人车分流。这里不时通过的机动车,令往来游客的通行安全受到威胁。
“作为人民公园南门,这个通道的确窄了,车辆通过的时候都要减速慢行,人要靠到墙边,生怕被刮蹭到。”一名行人抱怨。
园方回答自相矛盾
1月7日,在人民公园办公室,人民公园程姓办公室主任明确回答记者,小浦东传统美食、喜廷便利店和顺心美食坊等都是公园的服务配套房产,都没有产证。
程主任解释,2000年之前,人民公园为配合上海市地铁建设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缩小和改建,2000年之后,各种建设工程陆续完工,人民公园新建了一些“小卖部”,用于公园服务配套。“这些配套用房没有产证,因为一些有产证的房屋在地铁建设中都被拆除了。拆除的房屋数量与2000年之后新建的房屋数量基本持平。比如原来南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售票厅’、‘收票厅’,后来公园免票了,两边的房屋就改造成了现在的经营网点。2003年底公园转制为企业后,这些‘小卖部’有些自营,有些对外租赁经营,所得作为企业经营收入,养活公园50多名员工。”
昨天,记者再次来到人民公园,就疑似违建问题采访了人民公园金溢彬书记,金书记口中的“服务配套房产”都是有产证的,这与程主任两天前的回答自相矛盾。
金溢彬向记者介绍,这些商铺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上海人民公园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系原事业单位(人民公园)转制企业。2003年底人民公园事业单位整建制转为国有企业,原公园改造款的超预算部分一并划入转制企业。历年来承担了人民公园养护、保洁等业务,财政拨款养护经费不足,造成公司实际运作困难。故此,人民公园经营管理公司实际面临着人员开支、养护经费不足以及公司负债等多重经济困难。
关于市民虞先生反映的多家商铺无产证、疑似违建的问题,金溢彬说:“公园的服务配套房产不仅工商注册登记证照齐全,而且都是有产证的。”
记者要求看看产证,金溢彬以产证提交给城管部门配合调查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据金溢彬介绍,产证是上世纪50年代的,看到产证也很难分辨是否违建,因为产证上只有编号,没有具体位置,无法清楚地一一对应,几十年下来,公园、房屋的变化非常大,需要花一番工夫梳理。
金溢彬强调,“小浦东、喜廷便利店等商铺虽然占用了原公园大门通道,但目前经营状况良好,确实能给人民广场地区大客流人群和市民游客提供便利服务。”
[回应]
黄浦区城管:是否违建正深入调查
人民公园自相矛盾的回答令人疑窦重生:上世纪50年代的产证,如何能证明2000年之后的房产并非违建?人民公园所谓“服务配套房产”是否都有产证?是否可以定性为违建?
记者从公开资料查询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明确,公园作为公共资源,严禁“将公园内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经营”。
对此,黄浦区城管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昨天回应记者:已收到相关市民举报,正在深入调查。
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称,是否违建要等待城管部门的定性。
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虞先生反映的这两处建筑是2000年为配合市政建设,人民公园实行闭园改造时所建的配套用房,均在人民公园的红线范围内,由人民公园经营管理公司出租,所得收入用于补贴人民公园养护经费,主要用于公园管理及绿化养护的开支。
“在大调研的基础上,区绿化市容局已向区委区政府作专题汇报,2018年下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牵头,已召集市区相关部门专题商讨人民广场周边景观及设施改造方案,其中就涉及人民公园区域景观及相关配套房屋设计布局等。”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指出,“下一步待方案确定后,将对该区域配套建筑予以全面梳理调整,在落实必要的绿化管理养护资金基础上,保留配套管理服务用房和公益性设施,不再保留经营性设施。”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