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报销医药费每次都需要‘往返跑’?通过医保卡一次报销完不行吗?”在大调研大走访过程中,嘉定区领导、区人社局调研人员收到了多名征地养老人员关于医药费二次补差报销问题。
q&a
q:什么是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二次补差报销问题?
a:主要是征地养老人员在医院拿医保卡看完病后,还需要拿着医药费发票原件到所属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再去办理补差报销手续。
不难发现,本区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报销方式存在两个问题:
关于“往返跑”的问题。
征地养老人员在就医时不仅需要医保卡结算,还需要征地养老人员拿着发票原件去所属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报销第二次,即“补差”。这种“补差”,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烈日炎炎都需要老人或者老人的子女至少一次“往返跑”。此外,许多老人在报销过程中容易遗失原始发票,导致更多的“报销困难”。
关于“对数据”的问题。
目前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医药费核对都是人工手动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效率也低,导致报销高峰时段过于拥挤。此外,为确保数据准确,避免核对错误,“反复校对”的工作制度也让基层工作人员头痛不已。
嘉定工业区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工作人员陈梅芳:
那几张“老面孔”基本每个月都要来回跑一两趟,有的性子急的,跑完医院就跑“报销”。
面对嘉定区3.6万名征地养老人员这道“两难题”,区人社局、区农保中心、区医保中心下决心联手解决问题。经过多次协商与研究,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2019年1月1日起“嘉定区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二次补差报销自动结算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什么是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二次补差报销自动结算系统?
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二次补差报销自动结算系统主要是通过区农保中心与区医保中心实现征地养老人员就医数据对接,自动生成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实际补差报得金额,在第三个自然月发放至本人银行卡上的综合系统。该系统的开发,免去了征地养老人员携带医药费发票原件去街镇进行二次报销的“麻烦”。
譬如,2019年1月,王老(嘉定区某征地养老人员)去医院看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区农保中心可于2019年2月从区医保中心获取其看病付费的数据,由新系统自动结算出实际补差报得金额,于2019年3月将该金额打入其发放生活费的银行卡上。由此,王老无需再携带医药费发票原件去原报销点进行二次报销。
特别提醒
如属于罹患重症尿毒症透析治疗、肾移植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特异治疗、放射治疗、同位素治疗、介入治疗、中医治疗)、部分精神病病种治疗(精神分裂症、中重度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精神发育迟缓伴发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四类重特大疾病人员,须保留好每次看病的医药费发票原件,在发生医药费的六个月内,向经办的商业保险公司申请大病补偿。
“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二次补差报销自动结算系统”的运行,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百姓不跑路”,彻底解决了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二次补差报销的问题,被列入了嘉定区政府2019年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