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奚亮、通讯员周婧1月10日报道:新年伊始,奉贤金海社区90周岁以上老人收到了一份“热气腾腾”的新年礼物,社区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为这些高龄老人送去了奉贤区第一份免费“爱心午餐”。
多年来,针对社区老人,金海社区充分发挥了社区内老龄人口相对集约化的优势,早在2013年就开业的为老年人服务中心不仅拥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还为老年人提供了活动中心、健康咨询室、小卖部、大型餐厅、健身器材等配套服务。
但是,在去年的大调研走访中,金海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政府提供的助餐服务还是不能满足高龄老人对于午餐的切实需求。于是,从今年起,金海社区办事处决定由为老服务中心为老人们准备营养健康的饭菜,并通过配送团队把饭菜送到老人家中。
为高龄老人“开小灶”
清炒菠菜、卷心菜、红烧肉圆和番茄蛋汤,这是社区老人们新年第一天的食谱。针对高龄老人们的健康和口味,金海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制作的爱心午餐少油、少盐、少味精,并且每周都定制不重样的两素一荤餐食。原本纠结到底有无必要“自找麻烦”外送加汤,几经考虑后添置了一批汤盒,确保老人们能喝上热乎的汤。
负责“爱心午餐”的为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从2013年起就为社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也是积累了经验后,才敢揽下为90岁以上老人制作午餐的“瓷器活”。为此,中心还增加了厨师以及洗配工,确保送餐到户的老人和前来就餐点吃饭老人都能准时用餐。
据悉,金海社区现有9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人122位,其中居住在辖区内的93人属于此次爱心午餐的配送对象,这些老人每天的伙食成本费约为8元,而其他居住在社区以外的29位户籍老人,通过意见征询,将以慰问金的方式予以关爱。
自建“外卖”团队,招募本地师傅
“爱心午餐”有了着落,但如何把午餐按时送到老人手上,让他们吃上热乎的饭菜又成了一个问题。
据了解,金海社区原考虑让专业公司的外卖小哥配送,但又考虑到老人们就餐时间相对较早,要确保在10点半至11点半的一个小时内将餐食送达到户,并且每天还需回收餐盒,老人们行动迟缓,安全接收外卖也不是个小问题。最后,金海社区决定自建“外卖”团队,招募了居住于金水苑附近的本地配送师傅,他们既能听得懂老人们的“土话”,也对小区环境更为了解,并专门向物业公司配备门禁卡方便上楼。
早上8点半,配送师傅庄国贤开着电瓶车等在了服务中心的楼下。与他一起等待的还有三名配送师傅,身着红色小马甲,统一的绿色保温箱,电瓶车上都插着醒目的小红旗。记者发现,在庄国贤的电瓶车上,还夹着一张写满姓名、门牌号与联系方式的纸条,这是他提前备了课。庄国贤表示,在送餐前一天,大家就挨家挨户提前踩点,规划了最佳送餐路线,并且预留每户高龄老人家属信息,确保能送餐到户。
10点一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出炉,工作人员们井然有序地盛汤、打饭、装箱、搬运,将一份份饭菜放入餐盒中,并套上锡纸包保温。拉开保温箱,里面还有大家亲手制作老布棉被内胆,庄国贤说:“现在天气特别冷,这样饭菜到老人嘴里确保是热乎的。”
11点,庄国贤顺利抵达到金水苑二期,需要配送的是104岁的老人乔雪林。上楼时,乔雪林老人的儿女已经候在了家门口,连连向师傅表示感谢。师傅将餐盒送到子女手中,嘱咐好隔天会来回收餐盒后,又骑上电瓶车,在寒风中赶往了下一户老人的家。
餐食成本、配送、管理、人工……这是笔不小的费用,上海华昌(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国平在得知金海社区要为老人们赠送“爱心午餐”后,主动提供每年50万元的资金,并承诺将长期支持。
这是金海社区在新年给高龄老人的第一份新年礼物,也是奉贤区的首创。金海社区承诺,社区内年满90岁的户籍老人,我们要一直送!“爱心午餐”不仅减轻了高龄家庭的就餐负担,也真真切切的让老年朋友们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关怀。
(本组图片摄影:郑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