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接连拆除,一幢幢老旧房屋改头换面,小区基础设施焕然一新。“让2.4万户居民住上‘新家’”。区委、区政府对居民的庄严承诺如期兑现。一次总结成功经验、布置下阶段重点工作的旧街坊改造总结会近日在岳阳街道办事处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历时近两年,岳阳街道的29个旧街坊整体改造工程已全部通过竣工验收。
居住了30余年的家,排污管堵塞多年,维修不能治本,污水倒溢现象时有发生。经过旧街坊改造,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和施工方多次上门勘察、制定方案,针对性解决特殊疑难问题,排污管又恢复畅通了,岳阳街道凤凰居民区居民盛莲芳的生活终于“拨云见日”,去年11月底,她给岳阳街道办事处送去了一封感谢信。
事实上,岳阳街道自启动旧街坊改造以来,就常收到来自旧改获益居民的感谢信。“怎样通过旧改让群众切实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此次旧改的终极目标。”岳阳街道推进旧街坊整体改造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表示。旧街坊改造工程项目包括小区屋面、外窗、外墙、楼道、消防通道、停车位、小区绿化、雨污水管网、内部道路等的修缮改造,以及照明设施、附属设施、海绵小区设施等小区公共部位的综合改造,几乎涵盖了小区住房和公共部位的全部设施。
岳阳街道此次旧街坊整体改造的29个小区,大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及公共设施破损严重。经过旧改的“精雕细琢”,一个个老旧小区接连“脱胎换骨”,重获“新生”。记者看到,经过改造的北九峰小区,公共区域内的违建不见了,南大门粉饰一新,居民楼“穿新衣、戴新帽”,原本停车难的小区,如今新增的停车位整齐划一,宽敞的消防通道也预留了出来,绿化、监控、路灯等设施一应俱全,小区曾经老旧的样貌已难觅踪影。趁着旧改施工,北九峰小区同时启动了二次供水改造,更新地下燃气管道,升级改造雨污分流管网和健身绿道。
改造项目几乎覆盖小区每个角落,项目施工有时就在居民的脚边、头顶,不免带来一时的麻烦,如此“大动干戈”的改造,居民为何还纷纷拍手叫好?原来,岳阳街道旧改工作一张蓝图画到底:在前期调研排摸时为各小区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在项目施工期间,尽可能满足居民诉求,应改尽改,同时掌握好工作方法,施工单位各显真章、联调联动;旧改完成后,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把控也是丝毫不松懈。一轮旧改竣工后,接触过旧改项目的工作人员都从外行变成了内行甚至是专家。
龙兴居民区搭建了联系服务居民的“五大平台”,提高居民对旧改的理解度和参与度。通过小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平台让居民知晓改造推进情况,征求居民的意见。同时,居民在旧街坊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诉求,都通过议事会和“诉求站”来解决,定期召开的协调会则及时解决了改造施工中的矛盾和问题。
有别于单纯房产项目建设,旧改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抓好施工安全管理,还要重视涉及2.4万户居民的出入安全。脚手架搭设后,给社区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小区地面开挖也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对此,岳阳街道旧街坊整体改造提前引导居民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同时加强施工方与监理方的沟通,强化安全施工意识,排查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工程进度同样是岳阳街道旧改赢得民心必不可少的因素。街道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定期跟踪施工计划的实时进展、施工节点的完成情况。
改造竣工了,旧街坊如何保持新颜?旧街坊改造不仅在“改”,更应留住社区居民的“根”,维护来之不易的旧改成果。下阶段,岳阳街道推进旧街坊整体改造领导小组将及时沟通、协调、处置好居民关心的旧街坊整体改造质量保障等事宜,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