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社主办的《2018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典型经验交流推广会》在京召开。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亚辉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表彰了来自全国的300余家医疗单位、科室及个人,嘉定区中心医院再次荣获“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
匠心仁术守护百姓健康
“建设百姓信赖、员工热爱的现代化医院。”这是建院70多年的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全院1300多名医务职工的共同愿景。70余年来,医院始终坚守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和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作用,积极打造学科特色品牌,全面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不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传承中实现优质发展
医院创立于1947年;2005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2008年成为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0年成为嘉定区红十字医院;2013年成为山东省潍坊医学院上海第一临床学院;2018年成为上海健康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82235平方米,建筑面积7381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现有职工1300余人,其中卫技人员1100余人。医院门急诊近168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1万余人次,年手术1.2万余人次。
医院核定床位800张,设有31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胃肠外科、麻醉科、心衰专科先后入选上海市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入选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护理学、创伤急救学科、介入性超声微创诊疗、呼吸系统传染病学科和消化内科入选嘉定区重点学科;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入选嘉定区重点专科。
近3年,医院承担国家级及市级科研课题11项,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银蛇奖”提名奖1人、嘉定区科技功臣奖1人,获区级科学技术奖7项及发表学术论文47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30余项。作为上海健康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长期以来,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内涵建设及双师型队伍培养。目前承担上海健康医学院、山东潍坊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夜大本科生、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等数十所医学院校学生临床见实习的带教工作。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2014年全市推广,为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经验。同时,医院成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科临床培训基地、外科医学科临床培训基地、康复医学科临床培训基地、上海市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随着综合救治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患者满意度、专家美誉度持续提高,医院先后获得“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医院”等称号。
在创新中打造智慧医院
为积极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医院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近年来,医院不断创新发展,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服务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着力改善百姓就医体验。
“信息手腕带”就是智慧医院的重要建设成果之一。住院病人拿起手机扫一扫腕带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每天的住院费用以及健康指导、满意度调查和医院新闻等,成为患者与医院信息交互的便捷入口。其中,“健康指导”还浓缩了医护人员精心整理的针对各类患者而制定的健康宣教内容,为患者答疑解惑,深受欢迎。与家庭医生签约的住院患者,出院后的第一时间,签约医生就能知晓其相关住院信息,以便跟进后续的康复治疗,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模式,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医院为百姓做的还有很多,考虑到门诊患者取药后,往往想要了解药品使用指导的相关讯息。但是,苦于药品说明书过于专业且不方便普通患者阅读,对患者造成了一定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医院推出配药单二维码用药指导,患者通过扫描配药单上的二维码,在手机上即能获得相应药品简明扼要的用药指导信息。该项目由信息科负责搭建网络信息平台,药师提供用药指导知识库,通过互联网+药学服务构建该项目。药师主要从患者角度出发,参考国内外药品说明书、诊疗常规、权威指南等资料,征求专科医生意见,将患者必需的信息提炼出来,做到简明、实用、个性化,建立起用药指导。目前,全区4家区级医院和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共享并上线了该系统。
2018年,医院又创新举措,推出区域医联体内药品目录一体化管理和二维码用药指导、签约病人出院信息推送服务等,并拓展至区域内医联体外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既让百姓在社区使用同样的药品,享受同质的药学服务,又有利于百姓下沉社区,从而更好地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精神,真正落实分级诊疗,提高百姓就医感受度。
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医院不断改进服务,近日又推出一系列基于信息化建设的服务新举措,如床边移动结账——患者不出病房,24小时随时可办理出院手续;二维码导航——医院在地贴、墙贴上加入了具有导航功能的二维码,患者扫码后即可跟随语音提示和地图导航找到相应科室,省时又省力。此外,还有检验危急值报告提醒、护士pda扫描、信息追溯系统、新生儿防盗系统等,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好保障了患者安全。2016年10月医院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5级评审。
在联动中助推分级诊疗
为落实医改政策,积极挖掘潜力,整合医疗资源,医院积极承担区域医疗中心职能,不断建设完善区域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急救创伤中心、孕产妇抢救中心、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放射影像诊断中心、超声影像诊断中心等,实现了区域相关医疗服务同质化,助推落实分级诊疗,为患者下沉社区创造条件。
2016年5月,以嘉定区中心医院为主体的区域胸痛中心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共救治各类胸痛患者1万余例,其中心源性胸痛患者4000余例,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充分体现了区域胸痛中心快速、精准、高效的救治水平。2018年3月通过中国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区域胸痛中心通过整合区域内所有一、二级医疗机构及院前急救资源,构建起以胸痛为纽带的医疗联盟,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高效快速的转诊机制,让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急性胸痛救治体系。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衔接、院内救治多科协作,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管理的急性胸痛救治体系,为胸痛患者筑起一道捍卫生命的钢铁长城。2018年,医院救治急性心梗近400例,平均dtob时间为55.4分钟。同年8月,上海首个区域胸痛救治网络——嘉定区胸痛救治网络正式启动。通过胸痛救治网络,上下联动、同频共振,进一步提升区域内胸痛救治水平,切实造福百姓。胸痛中心以“病人未到,信息先到,信息一到,医护就到,确诊病例绕行急诊的模式” 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在共享中开展精准帮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战略,做好精准扶贫,以及落实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嘉定区中心医院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贫困边远地区。
区域放射影像诊断中心架设的“云端帮扶平台”于 2016年6月启用,放射影像中心与云南德钦县人民医院、青海久治县人民医院的互联互通,实现放射影像远程诊断与会诊。云南德钦县人民医院和青海久治县人民医院的放射片子远程传输到嘉定区中心医院,由这里的放射医生出诊断或会诊报告后传输回去,让当地百姓享受到上海专家的医疗服务,开创了长效、精准帮扶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完成远程会诊8000余人次。
通过云端的远程诊断服务是开展精准帮扶的一部分,医院对口支援的模式更多的是“走出去”和“请进来”。医院每年派遣业务精湛的医务人员远赴摩洛哥、西藏、云南、青海等地开展医疗支援,参与临床诊疗、教学查房、业务讲座、手术带教等,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做出积极贡献,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和爱戴。仅2018年,先后派出7批次13位专家,赴青海久治、云南德钦、云南楚雄等地区开展巡回医疗援助,服务当地群众750人次,开展教学查房18次,开设专题讲座22次,进行会诊13人次、带教80人次、手术42例。专家们为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规范医疗行为,把嘉定区中心医院的医疗规范渗透到每个工作细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与此同时,医院还每年接收对口地区医务人员来院免费进修学习,2018年来自云南、青海、西藏等地区的7名医生来院进修。医院为学员们制定周祥的带教方案,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努力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学有所用,回乡后更好为百姓服务。
在发展中提升综合实力
医院以“精细化管理、特色化发展”为工作指导方针,医教研各方面均稳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学科协作共同发展。医院积极落实医改政策,挖掘潜力,整合资源,通过与社区签约,积极推进“1+1+1”分级诊疗模式,形成慢病分层管理,全专联合,医防融合,不断提升区域诊治水平。
2016年10月,医院加入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据统计,自2012年开展日间手术以来,医院病床周转率明显提高,术次间隔明显缩短,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于患者而言,从门诊、检查、预约,到手术、术后观察、康复出院,只需24-48小时,病人能体会到最优化的就医流程带来的便利。目前,医院日间手术占比达到31.6%。
随着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发展创新,在领先全市同级同类医院,得到同行肯定的同时,也广受患者欢迎。如普外科通过一个仅5毫米的手术切口,同时为患者修补了双侧腹股沟疝;骨科成功开展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一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椎间孔镜微创术后,刚下手术台就能轻松行走;一例腰椎管极度狭窄、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的高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胸外科运用胸腔镜,成功实施胸腺瘤切除术;耳鼻咽喉科自主研发了“弧形支撑喉镜”及配套的手术器械获得发明专利,并应用于临床,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完成声带手术,切实造福困难气道患者。
此外,医院引进eras理念——通过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创伤应激,促进加速康复;开展vte防治项目——针对高危因素,主动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鼓励术后患者尽早进行肢体锻炼,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术后并发症。医院启动品管圈活动至今已五年,“佳药圈”在2018年上海及全国品管圈大赛中均荣获二等奖的佳绩。通过品管圈活动,自下而上的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抓手开展品质管理,提升了基层员工参与医疗管理的积极性,保障了医疗运行安全与质量。医院坚持公益性,加强绩效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单病种费用始终处在全市的低位,在近几年上海市公立医院综合评价中多次受到表扬,2017年上海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估位列同级同类医院第一名。2018年,临床路径入径率占出院病人71%,路径完成率97%。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219个,完成路径人数17951例,入径病例平均住院日5天。
70余载风雨同舟,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携手走来,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绩。未来,全院干部职工将传承历史,砥砺前行,大力弘扬“普济、仁爱、敬业、创新、协作”的医院核心价值观,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遵循“诚信为本、德技双馨”的院训,践行“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切实提升综合服务能级,以匠心仁术守护一方百姓。
来源:嘉定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