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小伙伴
2018年已经悄悄过去
在过去的一年中
你定下的目标完成了几个?
2018年的年终“成绩单”也相继出炉
跟着小嘉一起来“阅卷”吧!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嘉定新城(马陆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以党建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
推进城市建设,创新社会治理,
努力把嘉定新城建设成为经济高质量、
城市高品质、治理高水准的
现代化创新活力之城。
一起来看看2018年嘉定新城(马陆镇)在
经济产业、城市建设、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党建工作
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就吧!
突出质量效益核心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区域经济平稳增长
1、今年完成税收88.46亿元,同比增长2.88%。
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36亿元,同比增长4.9%。
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7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四大产业”产值 80亿元,同比增长1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 10.5%。
4、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87亿元,同比增长5.06%。
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同比增长4.92%。1-11月共完成私营招商项目 2041户,成立总部企业1家,服务企业主板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1家、股权托管挂牌1家。引进合同外资2.75亿美元,同比增长 286%,到位资金5252万美元。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1、核心区大力引进国北科技、绿地集团等总部项目入驻,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新城东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健康产业园、复华园区等二次开发,促进资本、科技、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社区发展水平。
2、加强仓储物流企业整治,淘汰131家低端物流企业,腾出可用厂房6.2万平方米。为引进优质产业园区腾出土地、厂房等物理空间。
3、规范经营性用地程序,强化产业项目评审准入制度,年内完成48个项目准入前综合评估,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能。建立嘉定新城产业信息平台,强化产业数据关联,盘活招商、土地等信息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助推产业转型重塑。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建立“基金 基地项目”发展模式,导入产业发展基金,引入一批投资机构,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依托腾出的土地资源,对接九州通、高顿等行业龙头企业,寻找合作机会。
2、借助teec大厦上海中心资源优势,对接招商平台,同步引进阿里巴巴创新中心、delta11智能网联汽车俱乐部等重点项目, 实现企业入驻率达90%,获评首批“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众创空间”“上海市市级孵化器”。
3、举办中外企业表彰会、互联网家居论坛等活动,成功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落户。优化“一站式”企业服务机制,加大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力度,着力以更高的招商质量、更优的营商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城市能级显著跃升
综合配套设施加快完善
1、加快功能性项目建设,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白银路幼儿园等已竣工移交。
2、马陆派出所、租赁住房等项目稳步推进。
3、完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等7所学校校舍维修工程。
4、完善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沈徐路、崇福路等5条道路竣工通车,麦积路、裕民南路下穿g1501地道等续建、新建道路按期推进,加快大裕村北支路等4条道路维修进度。
5、强化城市管理巡查,加大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养护、维修力度,完成美丽公厕扩建、马陆塘驳岸抢修等项目,完成5条污水管网新建、改建工程。
6、加强生活和商业服务配套建设,保利凯悦大酒店、中信泰富万达广场等已于年内陆续开业。
生态文明建设强势推进
1、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全镇各级河长和河段责任人共完成日常巡河13004次,巡河发现问题487件,已解决412件,解决率84.6%。启动劣ⅴ类水体专项整治,研究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
2、多部门联合开展雨污混接、污水纳管、“散乱污”企业等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因素,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并通过第四次国家卫生镇复审。
3、开展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推进住宅小区和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成功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8个,新增两网融合点31个,绿色账户覆盖5.3万户。
1、基本完成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北管村村民住房更新试点工作。交付农民动迁安置房130套,创建1个区级、6个镇级“美丽村落”示范点。
2、加快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三期、生态公益林等建设,启动农家苑项目,探索建立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相融合的发展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3、全面实施“村账镇记”“村资镇管”“村财镇理”,成立镇级农村会计记账中心、村级组织重大经济事项预审小组等机构,搭建村级资产经营平台,配套制度文件,提升村级资产租赁和管理水平,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美丽家园系列持续深化
1、细化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责任清单,推广“远香近邻”社区日活动,引导各方参与社区治理。实施“优能”社工成长计划,举办社工技能大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完善“镇发展基金-社区(居筹)公益金”扶持体系,建立全过程三级评估体系,进一步强化资金和制度保障。
3、稳步推进3个邻里中心装修,创建2个市级“美丽小区”示范点。制定居民小区“美丽楼道”三年行动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推进美丽系列创建活动,齐抓共管城市社区管理新格局。
突出公共服务保障
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全面实施“全市通办”业务。组织各类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全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779人次,新增就业岗位2725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积极落实养老待遇调整工作,继续做好农业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补贴审核,加大征地出劳政策宣传和矛盾化解力度。
3、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建设,受理各类劳资矛盾调解纠纷463件,帮助追讨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各类费用 512.24万元。
4、关心关怀辖区内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发放各类补助、救助资金1044.02万元,帮助3316人次。二批次前往云南楚雄州实地考察,共同强化两地民生保障。
公共服务普惠均衡
1、有序开展中小幼招生统筹工作,推进马陆南社区等3个幼儿园新建项目。加大培训机构整治力度,关停各类培训机构28家。
2、加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3、协助社会组织申报区级项目12个、招投标项目7个,累计金额472万余元。推动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累计开展各类阅读活动、文化走亲等933场,受众超过10万人次。
4、全面启动宅舍文化创建工作,全年新建5家不同主题的“我嘉书房”,改建马陆好人公园,及时修缮3个文物保护单位。
1、优化“新城·创源teec”科创人才服务直通站,发挥基层人才服务站等枢纽作用,配套建立人事专员、预约服务等制度,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扩大人才集群效应。
2、推进“创·智·荟”特色精品项目,升级新城人才新悦卡服务菜单,完善市场化人才公寓补贴等配套机制,培育和涵养“五位一体”的人才发展生态圈。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精准发力
城市精细管理成效显著
1、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率先推行律师驻队服务,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2、启动“雪亮工程”建设,安装监控摄像头3935只,逐步消除辖区内监控盲点。加强综治联勤中心建设,完成监控中心升级改造和联网应用,创建“ 1 2 19 x”视频监控平台联网体系和应用共享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3、积极推进智慧安防社区建设和农村封闭式管理,完成9个村26个村民组全封闭管理,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消除历史存在违法用地14件,新增整治3件,涉及土地面积34.14亩。
公共安全体系基础牢固
1、深入开展对危险化学品、“三合一”场所等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排摸清查辖区内企业信息,建立安全监管数据库。以片区为责任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每月开展一次重点区域联合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年内未发生有严重社会影响的较大及以上事故,基本完成事故控制目标。加强对“僵尸车”“五类车”“黑车”非法载客等突出交通顽症的日常监管和综合整治。
3、严厉打击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案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公共复杂场所、治安防范薄弱小区等专项整治,有效降低可防性侵财类案件发案率。
4、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违法违规经营专项整治,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5、围绕小区消防、高空悬挂物、玻璃幕墙等物业管理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检查,探索降低信访投诉案件有效举措。加强防汛储备物资管理,有效应对汛期突发事件袭击。
1、积极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群体性矛盾,加强吸毒、反邪教人员管控,加大国家安全和反恐防暴力度,确保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
2、健全积案化解工作专班和班子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快推进合理的历史信访积案化解进程。
3、优化领导接访、每月通报、联合督办、周四律师接访、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专报等一系列制度和机制。
4、全面推进“三分教育”体系建设,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帮教小组,扎实推进“律师进社区”活动。加强“三个实有”信息采集,加大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信息比对力度,及时发现、掌握敏感地区人员的信息动态。
党的建设全面过硬
党建责任层层落实
全面增强党工委(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定期在班子会、村(社区)书记例会、中层干部会议上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人、时间节点,形成总体思路和有效办法。把好明责督责关,健全述责考责追责体系,明确“第一责任人”职责。
党性锤炼常抓不懈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集中开展“ 红色星期五”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性意识。全面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由班子领导带头作表率,走企业问情况、访百姓知民情, 全镇共收到需求和意见建议7477个,已完成整改91.5%。
圆满完成村居“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制定实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充实后备干部储备库。持续推进“红色动力”党员干部五年轮训,新增“小巷总理”课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依托“ 牵手育才行动”,以优秀年轻干部为重点,开展岗位挂职锻炼。扩大人事档案信息审查范围。开展干部轮岗交流、竞争性选拔等工作,拓宽干部选用渠道。
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深化区域化党建,与6家苏浙基层单位成立“长三角基层党建战略合作联盟”,以“c c区域化党建联盟”“七彩联盟 ”等基层党建载体,提升党建倍增效应。开设“新时代百姓讲习学堂”,盘活、共享机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党建服务站点资源,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学习和服务阵地。启动镇级党建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进基层党建服务站(点)建设,优化街镇-村(社区)-村民组(居民小区)三级党建服务网络体系。推进新兴领域及重点产业非公企业“两个覆盖”工作。开展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引导老同志发挥正能量。
“四责协同”有效推进
召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专题会议,部署全年各项任务。成立基层“小纪委”,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动“四责协同”机制在基层落地生根。
正风肃纪驰而不息
聚焦监督第一职责,实践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执纪。开展扶贫帮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落实监察职能向街镇延伸,推动机构、职能、人员“三到位”。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举办智慧挑战赛。
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
做优“学习力·微课”“修身大讲堂”等学习载体,开展群众性专题巡回宣讲300余场。加强文明村、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创建指导,深化与大融城、瑞金北院等单位结对共建,共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进口博览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挖掘“嘉定好人”、乡贤等先进人物和典型故事。
嘉定新城(马陆镇)围绕
“深化产城融合、落实精细管理”
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创新社会治理,
努力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这些你都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