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宝山大场发展转型持续加速、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2019-1-8 11:14:06发布67次查看

2018年,大场镇立足大场全面转型升级的实际,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城市更新稳步推进,社会治理能级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迈出新步,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镇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培育新动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
  “四大品牌”建设全面布局。立足发展大局,聚焦大场重点和优势,积极推动服务、购物、文化、“智”造等重点领域和核心要素深度融合、联动发展。推动服务品牌以服务发展为核心,聚焦企业服务和人才服务,构筑服务竞争新优势;购物品牌立足大华虎城、中环现代家装家居以及经纬上大商圈,以智能消费购物体验为特色,打造城市品质生活综合体;文化品牌以大场特色传统文化为名片,形成“潜溪之约”文化艺术节、行知读书会等文化标识,激发城市文脉创造活力;“智造”品牌以推进环上大科创圈建设为引领,带动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产业升级深化质效并进。着力抓好招商引资这一经济工作“生命线”,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统筹全镇产业布局、空间资源、招商引资、项目准入、企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坚持外出招商、以商引商,重点引进百安居、中国能源、亚振家居等知名企业和地区总部。大力促进永乐影视、永久集团、中邮普泰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地区产业二次升级积累更多的载体和资源。加快大场老镇商业、经纬紫荆谷+、日月光等项目建设,以智慧商圈为核心推进本地商业综合体功能体验更加优化。着力加强全镇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培育沪太路沿线大场特色的产业集群。
  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凸显。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聚焦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创新科技等优势产业,主动服务云砺信息等行业标杆企业,推出更加精准、更专业化的服务政策,努力集聚领军企业和高峰人才,推动更多“独角兽”企业发展壮大。一年来,共帮助53家优秀企业申报市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市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小巨人、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等专项资金。发挥上海大学的科研优势,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科技企业在大场发展提供精准化扶持和全方位服务。
  追求高品质城市更新稳步推进
  重点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南大地区正由动迁期转入建设期,区域内集体企业动迁已全部完成,居农民征收补偿签约率也已达到95%左右;建成21万平方米安置房,新开工17万平方米安置房。南大生态智慧城建设已由临港集团参与开发,目前周边道路、水系、教育等市政公建配套正在稳步推进,已经完成南大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地块以及南大首发地块的净地腾地工作。联东“城中村”已全面完成居农民及企业动迁工作;场中“城中村”项目整体签约率达到96%,两个“城中村”20个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全部完成立项。
  生态环境治理更加有力。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查要求,持续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保持高压态势。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落实扬尘控制“片长制”,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渣土运输车辆等巡查,建立污染源企业常态巡查机制。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落实“河长制”,实现全镇河道全部消除黑臭,25条镇村级河道消除劣v类水体。积极推进小区旱污截流,试点葑润华庭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大公共绿地绿化建设力度,全镇绿化覆盖率达34%,人均绿地面积29平方米,生态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重大公共基础项目扎实开展。全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提前完成轨道交通15号线腾地目标。配合完成南大北和乾溪两个排水系统外部支管建设。完成祁连山路-陆翔路、丰翔路腾地并协调两条道路按期开工。积极推动公共租赁房建设用地出让。大力推进红光村四个生产队动迁工作,顺利实现待开发地块居农民全部签约。协同交警推进大华地区交通安全示范区建设,通过设置可变车道、加装监控、隔离等措施,有效提升大华地区通行能力,城市化品质持续提升。
  注重获得感民生保障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创响大场”创业帮扶,大场动漫创业园被评为区优秀创业孵化基地。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救助各类对象4.4万人次,发放救助金约4千万元。1420名老人享受长护险照护服务,累计服务时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集长者照护之家、社区护理站、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新增2个老年助餐点,汇枫景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社会事业更加优质均衡。全面实施社区事务受理规范化建设,落实“全市通办”。积极应对入园入学高峰,平稳完成小学、幼儿园新生招生工作;打造“行知”、“上大”等教育品牌,提升办学品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大场医院实现由仁济医院托管;新建宝祁雅苑和南大社区卫生站,提升基层基础医疗服务水平。打造特色红十字会品牌,“三救三献”工作卓有成效。依托蒲公英青春健康俱乐部,促进计生特殊家庭关爱服务。
  “文化大场”协调发展。举办“潜溪之约”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推广“潜溪文化”特色品牌。新建“行知读书会”,打造文化大场新地标。引进“名家工作室”,助力大场文化事业发展。大场非遗传习所开展丰富的手工体验和传承活动,弘扬大场传统特色文化。立足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平台,提高群文群体活动辐射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公共文化配送机制,开展公益文化培训和体育公益场等。积极参加市、区级各类文体比赛活动,获得优异成绩。大场文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提升。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