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泪崩!这些珍贵的上海老照片,看懂的人都已经老了!

2019-1-7 5:41:35发布78次查看
  这组老照片记载了改革开放前,
阿拉上海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方方面面,满载着老上海人儿时的回忆,
有些场景连生活君也不曾见过。
随着时代的变迁,
有些记忆离我们渐行渐远,
跟着小申一起穿越回旧时的上海弄堂走一遭吧 。
“老底子”上海人的住房
生炉子
男人生炉子一般都这样
放在风头里让依吹
一早起来先生煤球炉
弄堂里烟雾腾腾
倒马桶拎痰盂
二三个人、或新婚两个人
都用痰盂比较多
倒起来方便
男人倒也不像拎马桶那么尴尬
隔天有,还要排队
后来有了牛奶供应点,方便多了
但奶瓶是千篇一律全市统一的
大饼油条摊
最实惠和廉价的早餐
咸大饼3分,甜大饼4分
油条4分,淡浆3分
咸浆4分,甜浆5分
电话间
那时家里没电话,更没手机
联系亲朋好友都靠公用电话传呼
你要联系的人不但要有电话号
还要有详细的门牌号
专门传呼3分,接听免费
主拨话费每分钟4分
烟纸店
那时的糖果店
老弄堂里故事多
天好家家洗东西
上面挂着五颜六色晾晒的衣裤床单
风吹过时哗哗作响
当时大家调侃称其为“万国旗”
拧床单
要想快点干,就要拧得干
剃头摊
很受老年人青睐
嘎嘎三胡顺便剃个头
发大水
一落雨水漫金山
洗刷的水斗一字排列在弄堂居室的一侧
也形成了老弄堂特有风景
喜欢或坐或站在家门口
来访者都会被大家留在了记忆之中
那时候流动人口寥寥
所以治安出奇的好
搬场
“老底子”弄堂里的井
露天小便池
现在来看不可思议
电线木头
弄堂里吃饭
夏天乘风凉
大多数个上海人轧勒一道
一条十几只门牌号头个弄堂里
可以住进几十甚至上百家人家
碰上三伏天,大家热煞
于是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个人家
一到吃夜饭前后
就侪情愿到大弄堂里、小马路上乘乘风凉
男女老少竹榻藤椅齐上阵
占据好的位子
拿把扇子带壶凉茶
开始吹牛嘎三胡
所谓好位子:
一是有穿堂风,二是有路灯
汏浴
老虎灶
一分钱一热水瓶
二分钱一铜吊
爆米花
爆一壶8分钱
加粒糖精片2分钱
一般爆的都是珍珠米(玉米)
年糕片、山芋干、“赤屁豆(蚕豆)”
钉碗
俗语叫钉碗
如今这手艺已后继无人了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