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退役军人陈胜超:爱岗敬业的点滴,也能体现工匠精神

2019-1-7 7:46:40发布70次查看
原标题:爱岗敬业的点滴,也能体现工匠精神
陈胜超在平凡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访对象供图
每当看到国产大飞机划过天空、翱翔于蓝天……陈胜超内心都会有些澎湃,这份发自内心的自豪,源于这名退役军人转业成为技师的不解之缘,他说:“大飞机事业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平台。”
从军队到企业、从战士到技师,退役军人陈胜超在中国商飞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已经工作了近10个年头,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曾获得中国商飞公司十大青年英才、“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从零起步坚信勤能补拙
如今,陈胜超虽然已脱下军装,但骨子里还是军人,在工作中一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勇挑重担。作为零件加工中心钣金车间钣金四组班组长,陈胜超始终带着“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带领整个班组群策群力促进生产效率,提高零件质量,缩短维修时间。
“其实,刚开始我比较期望能够被分配到像飞机总装车间、飞机部装车间,最终被分配到零件生产制造车间还是有点失落,不过我觉得工作就是‘既来之则安之’,还是踏踏实实好好工作。”2009年,陈胜超从军队退伍后,便正式入职上飞公司,“相比于一起入职的同事,我少了几年的技术培训,甚至连钣金的基本功都不会。那时候我为自己定的目标是‘差距先赶上’”。
为了能尽快适应新的岗位,陈胜超总是在别人午休的时候加紧练习,别人下班了他还在练习,有时周末也会到公司来。陈胜超说,“我每天多练1个小时,一周就至少比别人多了5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就是凭借着这股韧劲,陈胜超用两年的努力,通过了初级工的考试。
把“不可能”做到“可能”
飞机钣金工作在普通人看来无非就是敲敲打打,但用多大的力去敲打、敲打多少次却是门大学问。有一次,陈胜超在制作一个复杂零件时,由于敲击了很久还没有做到位,心急的他一用力导致动作变了形,敲到拇指上,手上当即起了大血泡。陈胜超说,“这次经历让我也吸取了教训,以后在零件制造过程中,要更加冷静思考、合理操作。”
在陈胜超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需要用巧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有一次,他要做一个铝合金零件,这个零件仅有0.5毫米的厚度。“由于零件太薄,在热处理之后容易变成奇形怪状,而工艺规范要求,必须在半小时之内将零件校回原来的形状。”陈胜超说:“我觉得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去请教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最终,他采用橡皮条抽、收紧边缘等高难度工艺技法,按照工艺要求顺利完成了任务。
2014年,中国商飞公司承办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为了参加这次竞赛,陈胜超为自己制定了“特训”计划,每天下班留下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胜超如愿拿到飞机钣金工类的第一名,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期待成为“大国工匠”
任何成功都不是巧合,而是长期对梦想的坚持与积累。陈胜超在军队时就得过优秀士兵的称号,每次练兵或者比赛后,他都会寻找过程中的疑难点和错误,把失败与困难当作下一次成功的基础。这样的习惯也融入了现在的工作,除了完成本职工作,陈胜超还取得了飞机铆接资格证,并通过飞机钣金冷校形、热校形等培训,如今他不仅生产零件,还能维修飞机,陈胜超成了不折不扣的“复合型技能工人”。
陈胜超的师父是大国工匠王伟,成为“第二个他”,这成了陈胜超的奋斗目标,“师父对我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发扬工匠精神不一定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爱岗敬业的点滴也能体现工匠精神。”
全心投入工作的陈胜超对家庭有些愧疚,“我老婆怀孕时,我只陪伴她去检查过一次,她生孩子那天,早上我还在车间,知道情况后,开完早会我才回去的”。陈胜超说,“我非常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现在只要有时间休息,我基本上都用来陪伴家人,因为这也是我作为孩子、丈夫、父亲的责任。”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