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自然教育论坛:不要扼杀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索

2019-1-6 11:05:28发布78次查看
原标题:上海自然教育论坛:不要扼杀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索
你家孩子,有多久没在放学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楼下探索自然了?自然教育,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度,成为圈内圈外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昨天,上海自然教育论坛在辰山植物园拉开帷幕,百余名专业人士同聚一堂,共同探讨自然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推开家门就能接触自然
成年人现在若回忆童年最美好的场景,很多人都会想到放学后和小伙伴一起摸鱼或用蜘蛛网粘知了。然而如今城市的孩子却鲜少有机会在家门口和小伙伴一起自由自在地探索。
“当走进公园,孩子要坐在地上,爷爷奶奶却说‘不要坐,地上脏’;当孩子想靠近池塘,爸妈却说‘不要去,危险’。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索,被扼杀在家长对自然的恐慌中。”论坛上,小路自然教育中心负责人余海琼的一番话引起大家共鸣。她认为,从自然中可以找到生存之道和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也能培养洞察力和感知力,这些能力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帮助。
嘉宾们认为,进行自然教育,其实并不一定要去保护区、湿地、远郊或公园,接触自然的第一步是推开家门。对于6-12岁的孩子来说,在餐桌、小区、校园、农场、旅途等各种场域,都能接受自然教育。
小小草地变身“秘密花园”
其中,在社区中用多种形式进行自然教育,不仅是很多嘉宾关注的领域,也是近年来上海绿化部门和各大公园大力推广的亲近自然的途径。上海植物园就在公园夜游之外,走进小区组织“社区夜游”,吸引了很多亲子家庭的参与。
“我们的小区中少说有100种植物,可以带着孩子数一数。如今上海环境渐好,鸟类越来越多,社区中至少能看到‘四大金刚’。”小路自然教育中心的陈伟认为,当孩子问家长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鸟的时候,其实他们并不仅仅想知道答案,而是想与家长分享探索的喜悦。
她举例说,在春申景城做社区自然教育项目时,小区里本来无人问津的一块小小草地,变成了孩子的“秘密花园”,每当放学很多孩子都会跑着跳着过去,和家长一起交流本周在“秘密花园”有什么新的发现,这种分享同一个秘密的感觉令亲子关系更融洽。而在东郊一个社区上课时,一位爸爸每次都带女儿参加,良好的互动令大家觉得其实“爸爸带娃”有无限潜力。
图说:嘉宾在玩“社区绿色走读”的游戏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摄
草坪阅读体验情感联结
在美国生活了7年的环境教育博士朱艳,如今在宝山区用儿童阅读的方式推行自然教育,从生态文学作品的朗读、分享和讨论中,令孩子了解自然的美。她认为,上海如今的阅读氛围很浓厚,各区和街镇的读书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多如牛毛,密集度不亚于欧美国家,因此完全可以利用起来进行自然教育。
“亲子阅读、互动阅读、生态文学读书会和讲座,都是很好的方式。如果天气晴好,还可以进行草坪读书会、帐篷故事会,在自然的环境下与某个地方产生情感联结。”朱艳认为,童年时听父母讲故事,感受的是真善美,而读故事给自己的孩子听,则是重建对这个社会的希望。
论坛上,来自辰山植物园的植物学“网红”博士郗旺、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自然教育中心副主任邱文晖、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环境教育项目总监雍怡、维势咨询创业合伙人顾伟等嘉宾也从各个角度对自然教育产业如何发展进行了阐述。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和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十家机构联合主办。上海市野保站副站长涂荣秀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自然教育的公众参与”,希望集合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推动自然教育行业的发展,并形成人才深造和学习培养机制,为上海的生态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