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写年终总结对我来说是件既兴奋又痛苦的事情。要生动活泼,又要力透纸背;要简单易懂,又要汗牛充栋;要理性客观,又要荡气回肠;拒绝虚与委蛇,又要合规合法。为此我和小伙伴们花了近半个月时间整理、编辑,加删数次,几易其稿。 “大文章全凭起首,好结局总在后头”这是我这个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最高境界。虽能力有限,仍侥幸希望此文能帮助到大家。 ----一房一万:邱晨
正文18年注定是上海楼市不平凡的一年,它的不平凡,在于它颠覆了许多楼市的认知。18年带来的1个房地产认知改变
夜壶是名词,是静物 灰犀牛是动词,是动物 2016年以前房地产确实是夜壶,“需用”是主要矛盾,形成了静物式主被动的需用关系。而现在,房地产更像是灰犀牛,“防范”是主要矛盾。变为动物间互动的防范关系。房地产过热有风险,房地产过快下行亦有风险;人冲向犀牛有风险,犀牛冲向人亦然。而目前正是“防范”下行的状态。而远非“救市”,现在以及未来,中国用的所有行政手段只是为了和它保持一个最佳距离。阅读材料08年政府为了“救市”,于10月22日出台了针对房地产的14条政策。从下调契税、各种税费的免征、到贷款政策的放松,无不体现出“救”的酣畅淋漓。 2018年之后,房地政策的微调不再是大开大合,大刀阔斧,而是因城施策、小心翼翼,体现了“防”的如履薄冰。其中典型事件:湖南省衡阳市紧急撤销限价松绑令。2018.12.26晚,湖南省衡阳市房地产业协会官方网站发布通知,由于本地房地产已回归理性,将自2019年元旦起将暂停执行限价令,衡阳也由此成为目前国内首个明确宣布取消限价的城市。27日晚,该限价松绑令被紧急撤销。
把目光回落在一线城市--上海,它非但毋须被救,而且还可圈可点18年带来的第2个房地产认知改变
2018年的成交量上涨,不是一手房一枝独秀,是一二手携手共进的结果2018年上海一二手住宅成交总量超过22万方(考虑一手限签部分)与去年相比增加约10%下面解释一下22w相当于一个什么级别?2008年-2018年一二手住宅成交情况汇总
这十一年里,仅仅是2008年远低于20w套住宅,而这一年恰恰是中国救市最猛烈的一年。除此之外上海差年成交量均在20w套左右。20w套是上海楼市的警戒线,也是购房群体的基本面。 2018年,上海楼市完全过关了。 与此同时,一手房市场今年大放异彩,有一半的楼盘售罄或接近清盘。
我们花了一周时间认真梳理了这一年主要拿证项目的销售情况、拿证时间成交价格等信息。由于篇幅巨大,我们放在文章末尾。销售情况我们仅分为两种:一种售罄或尾盘(无房源或可供购房者选择房源稀少);一种在售(仍有一定比例房源可供购房者选择)。供开发商、购房者、地产爱好者及有关部门研究取样
*上图中分母代表区域总开盘项目数,分子代表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