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派艺术彰显城市温度 沪剧《家·瑞珏》排练向居民开放
2019-1-4 22:40:38发布67次查看
开放日现场摄影:沈刚
东方网1月4日消息:今天下午,在徐汇区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礼堂里,数百居民坐得满满当当,聚精会神欣赏台上正在彩排的沪剧经典音乐剧场《家·瑞珏》,他们不时拿起手机录视频、拍照,发微信朋友圈。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时不时引来他们的热情掌声。
开放日现场摄影:沈刚
“明天,我们这部《家·瑞珏》将在大宁剧院上演,这是我们为上海市民准备的新年‘文化大餐’。然而,考虑到有些老人、孩子不方便走进剧场,我们决定把这场彩排安排在社区,回馈戏迷对我们的支持。”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告诉记者,《家·瑞珏》的排练开放日一方面是对戏迷的回馈,更重要的是,演出后,她还要把新的一年的演出、创作、活动计划也和观众盘一盘,听听他们的意见。“过去总是召开新闻发布会,交由媒体来正式发布,现在我们也想透过这个平台,直接和观众交流。”
2019年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中最成功的一部。在小说《家》的改编中,曹禺改编的话剧本《家》在舞台上历演不衰半个多世纪,赋予了《家》以新的艺术生命。音乐剧场《家·瑞珏》保留了巴金的小说《家》和曹禺的话剧《家》的故事精髓。通过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为背景,保留了沪剧委婉缠绵、以情见长的剧种特色,以瑞珏的视角赋予经典新的魅力。
在今天的活动中,茅善玉、孙徐春、钱思剑、吉燕萍、朱俭、程臻、王丽君、吴争光、于俊眉、洪豆豆、钱莹、丁叶波、朱麟飞等沪剧院的名家新秀们,以及2013级沪剧院青年演员团共同演绎音乐剧场《家·瑞珏》。在2个小时的排练中,从乐队到演员,每一个环节都毫不含糊。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队结合歌队表演、合唱团等“歌剧化”的演唱方式,让观众大饱耳福。
开放日现场摄影:沈刚
居民赵阿姨约了好几位老姐妹一同前来观看排练,她对沪剧院“送戏到身边”的活动赞不绝口,“虽然是排练,演员也没化妆也没穿演出服,但是演员唱得一样好听,关键是方便啊”。现场还有好几个七八岁的小朋友在观看表演,他们是上海沪剧院“沪语训练营”的小学员,这些小学员中有些对沪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称自己将来也要专门学沪剧。
近年来,上海沪剧院为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打响“上海的声音”文化品牌,传播海派艺术,彰显城市温度,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从2017年沪剧经典交响演唱会到2018年迎新春沪剧经典音乐剧场《家·瑞珏》,上海沪剧院每年在农历新春佳节之际,都会“亲自掌勺”为申城观众定制一台独具上海味道的“海派家宴”,广受观众的喜爱,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为切实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创的“排练开放日”是上海沪剧院践行“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创新展示。从2017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三次,每次都会有大量观众热情参与。“今年由于场地有限,排练开放日只开放了不到300个名额,但是在报名的第一天就有200多位热情观众的报名。”茅善玉表示,剧院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老百姓能近距离与喜爱的沪剧名家面对面,真正做到“让戏曲走近百姓,让艺术融入生活”。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