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桃浦镇社区基金会召开桃浦镇困境儿童心理干预项目家长会
2019-1-4 10:07:00发布50次查看
由上海桃浦社区基金会出资的“小桔灯”——桃浦镇困境儿童心理干预项目第二季(以下简称“小桔灯”)家长会于近日在桃浦社区学校教学楼205教室顺利召开。
项目负责人滕美文代表项目组感谢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小桔灯”项目的桃浦镇和各居委领导、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和辛苦抚养孩子的各位家长。考虑到困境儿童的心灵创伤和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特点,在“小桔灯”项目启动之初,滕美文老师曾提出,希望桃浦社区基金会连续支持“小桔灯”三年,在这三年时间内这群困境儿童可以持续地接受项目组志愿者们的特殊关怀、爱护和接纳。如今时间已经过了两年了,孩子们到底怎样了呢?
雪松三委的李铭书记代表在发言中肯定了“小桔灯”项目开展两年来孩子们的变化,尤其是涛涛同学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以前是人人见之避而不及,每次志愿者老师都要费好大的劲才能把他带进教室,来了也不安分,现在变得懂礼貌,守纪律,会照顾比他小的同学,他改变是有目共睹的。李铭书记说:这个工作太有意义了,它的效应是长远的,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家庭是每个人开始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参加“小桔灯”项目困境孩子来说,他们都遭遇了家庭的变故和不幸,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杰杰爷爷在会上回忆杰杰在三、四岁时性格开朗,聪明好学,但在发生家变之后,杰杰变得性格内向,自卑胆小,见到人就往爷爷怀里躲。在“小桔灯”活动中,志愿者老师发现了杰杰对地铁有特殊的爱好,就不断地鼓励和表扬他,帮他寻找世界各国的地铁图片让他开眼。杰杰不太善于与人打招呼,开始时在团队活动中不敢表现,在志愿者老师一次次的鼓励和陪伴下,杰杰终于在“小桔灯”活动中勇敢自信地上台表演朗诵。讲到此处杰杰爷爷有些激动有些哽咽,再次表达对此项活动的肯定。同时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表扬肯定孩子的正面行为。
静静妈妈怀疑自己的孩子智商不及别人,因此一度以自己的方式“保护和圈养静静”。只要静静在学习或活动中没有马上达到学校要求,妈妈就会立马到学校要求免除静静的必修课。志愿者常文静老师看到此背后的心理原因和对静静的无意识的伤害,于是一次次上门做妈妈工作。当静静的跳绳不合格时,妈妈又一次要申请免修,常文静老师放弃自己的休息,一遍遍的耐心的教静静跳绳,终于让静静找回了运动的自信。静静妈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教养方式局限,在生活中逐步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教育孩子的理念。
滕美文老师关注着每一个孩子,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呈现的的优点:阳阳同学的调皮和东东的爱干净,涛涛小朋友的机智、灵活、关爱小同学的点点滴滴都给予肯定。尤其是涛涛同学听到滕老师在大众面前表扬他,即兴奋又害羞,下课主动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抱抱。”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别人身上可能没什么,可是在一个被社会排斥,被众人认为无法无天、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发生,这就意味着孩子对活动的认可,对老师的认可,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表现自己改变的愿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这些困境孩子大多都有学习上的困难,他们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幼小的心灵又再次受到伤害。志愿者徐玲老师反映,第一次去熙熙家里进行家访时,熙熙同学十分自卑,他听到“老师”这一称呼,浑身发抖,不由自主地自述自己干的“坏事”,看着弱小的熙熙不断地自我否定,令徐玲老师十分心疼。在“小桔灯”活动中,徐玲老师给予熙熙更多的拥抱,更多的赞许和接纳,在第二次去家访时,熙熙已经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的行为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徐玲老师希望借助“小桔灯”这个平台加强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进一步改善孩子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两年来涛涛从一开始不听话,耍懒、捣乱,慢慢地变得懂事理,志愿者董锴老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董锴老师在发言中感慨在孩子的变化中也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变化,并由衷地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和高兴。
对于正处在初三青春期的东东同学,他未来的学业和就业规划是最令人担忧的事,为此“小桔灯”项目组特地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青少年职业生涯方面的专家刘教授为他做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热心的刘教授在百忙中抽时间与东东进行面对面沟通,还与东东互加微信,邀请东东去自己家里玩,甚至在发烧生病的情况下坚持上门进行第二次家访咨询。对于年事已高的外婆,“小桔灯”的老师们指导她在照顾孩子三餐之余,不要用反锁、责骂的方式管束正在叛逆青春期的东东,并希望外婆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和鼓励。
潇潇奶奶非常感谢政府的关心和“小桔灯”项目的持续开展,在这里潇潇变得越来越开心,并立志长大也要成为志愿者,回报社会的帮助。来自困境家庭的双胞胎姐妹琪琪和娜娜在两年前在心理上就像一对连体婴儿,心理上和行为上相互依赖,但在今年的活动中两个孩子逐渐学会独立地去处理人际关系,很多次大伙儿在两姐妹脸上看到了自信大方的笑容。有一次“小桔灯”活动的志愿者老师生病,姐妹俩得知后自己动手制作贺卡送给志愿者老师,祝愿老师早日恢复健康。在交流中想到养育孩子的艰辛和孩子的点滴进步,抚养人葛奶奶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再过不久,琪琪和娜娜的父亲将服刑完成回归家庭,居委会和项目组为此既开心又担心,对于陌生的爸爸,父女三人的亲子关系令人揪心,在下一期“小桔灯”活动中将会继续跟进这个问题。
唐琪坤小朋友的爸爸,看到志愿者一次次上门辅导孩子,帮助解决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时,非常的感动,他说:“以前我从不相信社会上还会有这样的无私的人,今天你们的行为让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的。以后只要志愿者团队有需要也愿意奉献。“
“深深感谢浓浓情,桔灯照亮众人心”,两年来“小桔灯”项目成为了孩子心中的一盏明灯,盈盈地照亮孩子们前进的路。小桔灯活动就是在这样包容、理解、润物细无声的每一次活动中让他们幼小的受伤的心灵,得到疗愈,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站起来,爱上学习,爱上生活,融入社会。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