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市法学会、长宁区人民政府、上海司法智库学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司法改革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长宁法院承办的“创新与探索: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的互联网审判”研讨会在长宁召开。
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洪辉致辞,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法学会、长宁法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讲话。会上,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共同启动互联网诉讼平台。研讨会上还成立了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小组,并聘任了11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为长宁法院互联网审判专家顾问。
在主旨发言环节,长宁法院以先试先行、重塑流程、人机结合、创新升级、长宁经验五个关键词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法院在互联网审判方面一年以来的探索和实践,并通过发布《涉互联网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分析了涉互联网案件的形成原因、分布情况、审理难点,提出保护互联网领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研讨交流环节,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华东政法大学等与会专家围绕“优化‘互联网+’营商环境的法制路径”和“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互联网审判” 这两个主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对如何突破时空限制、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诉讼效能,从而实现互联网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提出真知灼见。
据了解,作为长宁区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八张改革特色牌”之一,长宁法院围绕“成立一个专门审判庭、打造一支专业审判团队、开发一个专属在线平台、整合一套专门诉讼规则、推出一批精专案例、编辑一本专著”这“六专”目标,探索互联网集中在线审理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突破,先后出台《互联网审判工作流程》等5项规范性文件,促进建立一整套符合司法规律、适应网络特点、贴近司法需求的诉讼规则。无论是自主研发的互联网审判平台上线,还是《互联网纠纷裁判精要》出版发行,都昭示着长宁法院互联网审判的首创效应得到进一步延伸,标志着长宁法院在努力提升互联网依法治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