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胜村位于横沙岛最东南端,东邻东兴村,西靠兴隆村,南连海岸线,北接红旗村。总面积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9.96亩,共8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323户,总人数820人。
近年来,兴胜村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结合实际,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并广泛听取百姓意见,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力争将兴胜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大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情况
图说:龚胜平摄
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兴胜村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为前提,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重点,双管齐下、内外发力,积极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1、苦练“内功”提升美丽乡村内涵
为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兴胜村全体干群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加强宣传、提升自身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上下重视齐心共建
兴胜村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工作小组组长,村主任为工作小组副组长,村两委干部为组员。同时成立了由村农副主任和村老干部、老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美丽乡村协调小组,对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及时予以处理。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
宣传发动形成共识
兴胜村依托各级平台,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户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积极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与目的。利用各种会议及村民夜课堂等多次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意向与目的,传达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事宜,争取极大多数村民的同意与支持,形成共识。同时,群众共同参与商讨方案可行性,为建设美丽家园出谋划策。
文化熏陶民富群乐
兴胜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文化内涵,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打牢思想基础。一是结合区域化党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并由村委牵头成立一支村民文艺团队,丰富村民日常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村域文明水平;二是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契机,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在村主要道路两侧设置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和队级宣传栏,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村民群众的文明素养;三是立足自身特色、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提高村民自身收入,带动村内经济发展。目前村内合作社共有2家;四是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督导。党员志愿者队伍不定时到村民家中开展分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通过检查指导加深村民的低碳环保理念;五是加强维稳技防力度。在村各个路口安装高清探头,进行技防维稳,为村泰民安提供有力保证。同时,成立了由村老干部组成的老娘舅调解工作小组,调解村民的矛盾纠纷,并配合驻村民警对外来人员进行安全宣讲教育,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2、强化“外功”打造美丽乡村特色
集合“三中心”打造服务风景线
“三中心”即兴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党建服务中心。目标将“三中心”建设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新型纽带,真正实现干部群众“零距离”。为方便村民办事,在综合服务中心内设村一站式服务,集合了综治室、老娘舅调解室、联动工作站、多功能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功能,尽可能简化流程,简洁办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内设老年活动室、图书馆、体育健身、公益电影放映,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地服务村民,让老年人的子女安心在岛外工作,解决实际困难。村党建服务中心的设立,让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更加便捷,党员们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凸显“三亮点”打造景观风景线
兴胜村积极开拓创新,结合地势、地域特点及优势,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兴胜特色的旅游、休闲、观光圣地。
亮点一:建设兴胜村景观道路。将兴胜村进村道路兴胜村四路重新改造,将原有的3.5米道路加宽至4.5米,内设450米健身步道,结合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景观绿化带,种植品种繁多的绿化,并配备健身器材等,不仅美化“门面”,也为村民夜间休闲散步提供了一个好去处,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亮点二:建设兴胜村特色公园。计划将村委会东侧100亩土地其建设成为兴胜村特色精品廊道,内设小桥流水、绿树花卉、凉亭栈道。设计工作已准备就绪,11月份开始正式建造。精品廊道将成为兴胜村的开放式大公园,为村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亮点三:建设兴胜村品牌果园。为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村内经济发展,兴胜村在建设好村容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休闲旅游,致力于打造集观赏、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桃花村”。同时,积极引进企业在村投资创业,带动村内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现兴胜村的观赏采摘园主要集中在村委会前,是由村内引进的企业承包种植的,既能观赏桃花,又能进行桃子采摘,同时还种植了一部分葡萄和梨,以满足不同旅游人群的需求。
净化“三区域”打造洁净风景线
一是净化湖面。兴胜村对部分河道进行了清理淤泥和河道保塌,共计1000米,整修岸坡2000米。整治了部分黑臭河道,让百姓生活用水和给排水有了一个质的改变;
二是净化路面。对村区域内的道路进行集中整治并在两旁种植了绿化,共计5000平方米,美化了村庄生活环境,家家路边有花园。
三是净化宅前屋后。兴胜村集合村两委班子成员、支部党员和村民组长对宅前屋后和环境死角进行了整治,共计700平方米。在此期间共清理各类垃圾计25车次,为村民自觉清理宅前屋后起到了非常好的率先示范作用,提升了村域范围内的环境面貌。
后期管理情况
要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惠及群众,让群众满意,还是得把好“管理”关。为此,兴胜村积极抓好队伍建设,保证村容村貌经常有人管、长期有人抓,形成美丽乡村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层层包干上下联动
成立兴胜村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领导小组,实行干部包干考核制度。建立由村主任任组长和其他村干部任组员的包干小组,落实村干部包干到队,具体负责队级环境卫生的管理,并以此类推,建立队长包干各自生产队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以农户为主体,以村域保洁员为骨干,党员干部、队长、村民代表为主要力量的保洁体系,通过农户门前包干和公共区域包干到队等方式,确保区域环境干净卫生。
建立机制形成常态
认真抓好两支保洁队伍和队长卫生负责制工作,根据村实际情况,组织村域、河道保洁员和队长召开现场会,并建立农户检举督查机制、队长巡查机制、村检查评比考核机制等,采取定期检查、互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检查、督促各责任区的环境卫生和评比工作。村域保洁员要确保农户的垃圾日产日清,队级主干道两侧目视范围无暴露垃圾和白色污染物,垃圾收集后,要进行环境卫生巡视。河道保洁员必须按时上岗并做到要确保河道岸净、坡绿、水清。河道内做到无漂浮物,无网兜、地笼,河道两侧无暴露垃圾和白色污染物。同时,不断强化村域保洁员和河道考评制度,结合保洁工作规范化建设,将工作效果与工资待遇挂钩,奖勤罚懒,提高保洁员和生产队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保持和维护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加强宣传村民自治
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队长和保洁员的带头作用,加强宣传力度,培养村民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村民环境自治意识。同时,通过星级清洁户评比等活动,以点带面,营造家家户户爱清洁、全民参与保护环境的氛围,同时继续加强以讲卫生为荣的宣传教育,督促农户自觉优化农宅周边环境。
发展远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兴胜村田园花果飘香、稻浪起伏,河旁绿树成荫,水中鱼跃嬉戏。浪漫村道,鸟语花香,心旷神怡,是流连忘返、心向往之的美丽村庄。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建设美丽乡村,是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的基础工程。
未来,兴胜村将发展以经济果林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休闲观光农业,并打造特色水果品牌。全村范围将减蟹增田,逐步划分经济果林区、精品良田区、设施菜田区、特种养殖区,扶持家庭民宿,形成观光旅游休闲产业链,使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受惠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