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

2019-1-4 11:19:32发布38次查看

在长宁区人民法院成立沪上首家互联网审判庭一周年之际,1月3日下午,由上海市法学会、长宁区人民政府、上海司法智库学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司法改革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办,长宁法院承办的“创新与探索: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的互联网审判”研讨会召开。研讨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审判等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成立了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小组,预示着互联网司法研究新开篇。
  当天,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区委书记王为人共同启动互联网诉讼平台,这预示着集中在线审理模式新载体的正式运行,对于未来构建更为便捷、高效和专业的互联网司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洪辉发表致辞,区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张磊出席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律师、互联网企业人员。
  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在网络治理法治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使命。近年来,上海法院积极回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提升互联网时代司法工作水平,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长宁区作为全国“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实验区,是“互联网”企业的集聚地,一大批充满创新精神的互联网企业在此创业发展、日益壮大。长宁法院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大趋势,成立全市首家互联网审判庭,积极探索“以互联网方式审理互联网案件”,创新互联网案件审理机制,形成互联网纠纷集中审理的“长宁模式”,为区域互联网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也为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处理涉互联网案件、纠纷,促进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2017年8月全国第一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成立,到上海首家互联网审判庭在长宁法院成立,再到北京、广州两地相继成立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进入‘创新与探索’的全新阶段,未来的互联网司法道路既更加宽广,也充满挑战。”长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米振荣向所有与会代表们发出倡议,集思广益,推进司法参与主体谋合作、促共赢;积极探索,打造互联网审判新亮点、新品牌;共享发展,护航法治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长宁法院以五个关键词介绍了互联网审判方面一年以来的探索和实践。第一个关键词“先试先行”是长宁法院从群众需求走向司法回应的关键一步,也是开创互联网审判“长宁方案”迈出的第一步;第二个关键词“重塑流程”是长宁法院互联网审判工作的核心理念,力求从庭审在线到全程在线,着力打造一套便捷、高效、规范的互联网诉讼流程;第三个关键词“人机结合”是长宁法院互联网审判的实现路径,不仅仅是依靠机器设备和技术支持,而是追求从智能辅助到深度融合,实现科学技术与司法智慧的协调发展;第四个关键词“创新升级”是长宁法院互联网审判的精神内核,长宁法院为此不断追求从理念更新到制度创新,努力构建适应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司法新格局;第五个关键词“长宁经验”是长宁法院积极推进互联网审判的前进方向,长宁法院希望可以从“长宁方案”进一步成为“长宁经验”,用更成熟的审理机制、更完善的诉讼流程来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在研讨交流环节中,与会专家、法官、律师、企业代表围绕“优化‘互联网+’营商环境的法制路径”和“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互联网审判”这两个主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对如何突破时空限制、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诉讼效能,从而实现互联网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提出真知灼见。当天会上,长宁法院还以诉讼平台小视频、互联网案件审判白皮书等形式,向与会人员集中展示了近两年法院开展互联网审判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