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在唯实唯干、克难奋进中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昨天举行的五届区委六次全会上,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十一届市委六次全会精神、区委领导的讲话精神以及今年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区委委员、候补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松江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新时代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创佳绩,奋楫争先写华章,高质量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g60科创走廊引领高质量发展
g60科创走廊正在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示范走廊,松江要在高质量发展核心和先导性指标上走在前列。对此,区委委员、候补委员们立足工作实际,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发言。
区委委员胡柳强表示,处于转型发展期的九亭镇在抓好环境整治、基础性建设之外,如何破题区域转型发展,镇党委、政府要围绕区委总体部署,在敢破善立上下功夫,将继续坚持规划落地、动迁腾地、生态绿地、项目落地“四地协同”发展。九亭镇明确了生命健康、汽车零配件、食品生产等三个产业发展方向,未来,九亭镇将利用好区位优势,找准自身定位,立足研发创新,通过优质服务、政策先导、统筹推进,为松江未来迎接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作出贡献。
今年,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成为松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区委委员袁球坤倍感压力的同时也充满信心。为此,经开区要在引进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决算中心上有所突破;利用综合保税区落地的契机,加快发展贸易总部、跨境企业;抓好存量管理和发展,通过建立企业数据库,摸清家底;当好“店小二”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留住好的企业。
区委委员夏爱军表示,中山街道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一廊九区”中有特殊地位,为此,要咬住“建设卓越的科创服务功能区”这一目标,心无旁骛,久久为功,在“一廊九区”中率先推进建成。对于中山街道而言,要着眼产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功能集聚、资源集约、要素集中,做好人才服务、“店小二”服务,进一步做强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科技影都助力人文松江焕发活力
高质量发展既体现在经济硬实力上,又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为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我区正全力推进松江科技影都建设,各优质影视项目接踵而至。“随着对外宣传和政策解读的细化、深入,入驻松江科技影都的项目越来越多,令人振奋。”区委委员陈玉龙表示,2018年,上海仓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新增文创项目1000余个。此外,作为松江科技影都的首发项目,中视儒意影视基地于去年年底开工建设。陈玉龙说,科技影都建设不但发光,也要发热。今年,永丰街道将坚持稳中求进,在持续推进新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影视产业园区的服务和环境,让更多影视项目和影视公司在松江科技影都蓬勃发展,为人文松江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松江科技影都的重要承载区,车墩影视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60平方公里的松江科技影都,有45平方公里在车墩,我们感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区委委员曹雷军表示,新的一年,车墩镇在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过程中,要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助力科技影都发展。按照全市影视产业“1+3+x”发展格局和“上海文创50条”的定位和要求,车墩镇今年要全力推进科技影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和建设。
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方案,探索建设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农村“三块地”改革,研究宅基地管理指导意见……我区先行先试,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泖港镇的黄桥村是我市乡村振兴的示范村,率先试点宅基地改革,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区委委员张金弟表示,泖港镇将按照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委的指导意见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及时修编黄桥村村庄规划,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基本完成村庄建设。“在加快推进黄桥村试点的同时,我们总结经验和做法,进一步选择几个村进行试点和推广,让乡村振兴惠及更多人,让群众有实得。”张金弟说。
乡村振兴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一项工作。区委候补委员周留昌表示,松江的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安排了25大类70项工作。过去一年,这项工作得到了实质性推进,受到群众热切的拥护和期盼。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的推进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包括“三品一标”、绿色产品认证等工作都名列前茅。家庭农场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产业链延伸,农民增收明显。今年,乡村振兴还有大量工作有待推进,包括抓实黄桥村示范建设,推进“三个试点”,同时面上按照三年规划,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抓好人居环境整治,通过规划引领明确保护村、保留村,按照人居环境整治标准扎实推进整治工作;抓好泖港全镇创建绿色示范镇;做好田野综合地建设等,提升农民主体的职业能力和家庭农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