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再过一个多月 可以来崇明的树林里摘菌菇啦

2019-1-2 14:33:40发布56次查看
  自上月水稻收割以后,崇明建设镇的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老板李青恩就一直忙着在岛上收购秸秆,然后经过粉碎等一系列加工生产过程,用于培育他的“宝贝们”——大球盖菇和羊肚菌。
近日,在合作社里看见,最早的一批(当然很少量,大量要到春节以后)大球盖菇已经在林地里破土而出~
“吃”秸秆的菌菇
我们看到,工人们正忙碌着:有的在制菌包,有的则在树林里种。李青恩说,还有的工人正在外面收购秸秆。
为什么要收集秸秆?在地里仔细一看,地上铺着粉碎后的秸秆,里面夹杂着麦子。它们可是提供了大球盖菇和羊肚菌生长的肥沃环境!
据悉,从去年开始,市农业科学院在崇明成功实现了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农科院食用菌所研究员陈辉所在团队早在2011年,就提出食用菌分解稻秸秆,因为稻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而大球盖菇就是一种“不吃腐木吃秸秆”的草腐菌,它分解纤维能力特别强,六个月就能把秸秆完全分解。
通过一季的种植,陈辉还意外发现:在整个秸秆还田的闭环中,随着食用菌的“加入”,土壤变肥沃了。据测算,菌渣还田后,土壤表层中的有机质增加26.65%,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9%、44%和4%。
听说,大球盖菇的“胃口”特别大,平均种植一平方米大球盖菇需秸秆50到70公斤。如此,崇明18万吨秸秆有了新的出路。
低温发菌、外形“美观”大球盖菇诞生
不过,大球盖菇长成后,菌柄粗似成年人小臂。李青恩说,他们合作社里就曾经有大球盖菇长到40多厘米粗。
粗壮的外形似乎很难让人们觉得它是美食。加上大球盖菇需求最旺盛、价格最高是春节前后,而它作为中高温菌种,收获季在四五月间,因此市场知名度不高。
想要打开市场,就要让大球盖菇“变美”,还得让它在低温条件下能发菌。经过三年,陈辉团队终于育成一种既能低温发菌,又能高效率分解秸秆的大球盖菇。更关键的特点在于,新品种无需完全长成就能采摘,菌形小巧,且口感似松茸。
很快,精明的商家给它取了新名字:赤松茸、松茸菇。“实际上,它和真的松茸还是有很明显区别的,但是摊贩们为了好卖,所以取了这个名字。”李青恩说。
随着大球盖菇名声越来越响,身价也日渐走高,一公斤大球盖菇价格达到5元,春节期间价格更是超过40元。
李青恩说,今年大球盖菇的栽种面积计划扩大到1000亩。
羊肚菌的价格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根据品种和品相等不同,它的价格可以达到每斤800-1500元。一般只有在高档餐厅,才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随着上海生态建设不断推进,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6.8%。在林地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林下还有大量空间有待利用。
菌菇兄弟们口味如何?
大球盖菇口味清香、肉质滑嫩。羊肚菌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嫩脆可口。它们可以清炒,也可以入汤。
准备好篮子,还有1个多月,带上孩子,去林子里当个采“菌菇”的小姑娘吧~
具体采摘信息市民届时可通过“上海林业”微信公众号获取。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