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居民戚来发收藏的一块残碑成了安徽博物院的馆藏文物。这块残碑的正式名称为“清道光款新安崇义堂记残碑”,戚来发近日收到了安徽博物院寄来的捐赠证书。
在戚来发收藏这块残碑不久,大约在2000年前后,区图书馆原古籍文献部负责人王正曾写过一篇题为《<新安崇义堂记>残碑小考》,考证了这块残碑的历史,这块残碑应为《新安崇义堂记》的一部分,立碑时间为“道光初元岁次辛己嘉平之月”,以公元纪年推算应为1822年,距今已有近200年了。残存文字仅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徽商当时在松江做生意者很多。据《娄县续志》等史料记载,约在道光末年,由于徽人需停厝掩埋者较多,一些志愿者又在谷阳门外护龙桥北(今松江广播电视台附近),募建了规模较大的“新安义园”。
据介绍,戚来发兴趣广泛,喜欢根雕和收藏古器,1999年前后,中山二路拆迁,这块残碑被挖出。戚来发花钱买来,放在家中近20年。这一块由于出现了“新安崇义”字样,戚来发就给安徽省博物院写信告知了这块残碑的情况。今年12月6日,安徽省博物院派了4名工作人员前来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