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针对“劣五类”和“黑臭”河道开展“三清”工作
2019-1-2 10:27:41发布68次查看
据金山区消息:近日,廊下镇光明村的张贤桥河三清工作进入收尾阶段。以前河两边搭建了各种养鸭子的简易棚,是河道的重要污染源。廊下镇水务站站长李全花说,如今水务部门对河两边的不规范养殖点全面开展拔点整治工作,控制岸上的排污源头,张贤桥河的水质改善指日可待。
河道的污染在水里,根子一般在岸上。张贤桥河的问题不是个例,为此,金山区针对劣五类和黑臭河道全面开展三清工作,通过清河道、清河面、清河障,打好治水工作的基础。
金山河网密布,水域相通,为了提升三清工作的效力,各街镇(金山工业区)通过河长制和网络化治水等亮点措施,落实落细责任划分的同时,对于跨区域的河道也积极采取联动措施,通过村与村、镇与镇,甚至跨省市的联动,形成联动治水合力。位于金山区中部的吕巷镇,连接吕巷镇夹漏村和蔷薇村的南泖河就是这样一条跨界河道。吕巷镇夹漏村党总支书记陈炜介绍,为了提升治理的效力,夹漏村和蔷薇村联合成立卫生监督组,由两个村的班子成员组成,每周不定期地开展巡河行动,看看河道周边有没有乱扔垃圾、乱搭建的现象。
南泖河同时也是一条外交河,河南面是夹漏、蔷薇两个村,北岸就是平湖新埭镇的兴旺村。为此,在南泖河的三清工作中,两地也实现了联动治水的局面。陈炜介绍,以往两方也有联动,但是不定期,遇到问题了,双方通过电话等方式沟通。接下来要形成会商制度,一个月定期见一次面,商量遇到的问题,一起联合起来巡河,通过定期会商使双方联动更规范化、常态化。
如今,通过水岸同治、区域联动等措施,金山河道逐渐恢复以往水清岸美的景象,但治水不是一日之功,整理过程也会面临长效管理和垃圾后续处理等现实困境。今天拆掉了,后续可能又搭起来。李全花说,为了防止整治的效果回潮,要加强日常巡查。此外,河里捞出的成吨脏臭垃圾,处理也存在困难,目前水务部门正在筹谋更为有效的方式。
无论是治理成果的常态长效,还是整治后的垃圾后续处理等问题,这些后整治问题同整治工作本身一样重要。区水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要实现河道的长治久清,金山区仍然任重道远。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