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书城20岁了 平均每年接待读者超过300万人

2018-12-31 4:56:42发布56次查看
  昨天,一场名为“跨越2019让阅读美好如初”的分享活动在上海书城一楼大厅举行。普通读者、书城员工、出版机构、作者等各方代表纷纷上台,讲述20年来自己与上海书城的难忘往事。
  如今,走过20年的上海书城成为传递新文化、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场所。据统计,上海书城从1999年到2018年前11个月累计销售总额超过30亿元,销售的图书总册数超过1.16亿册,平均每年接待读者超过300万人次。近几年,在推进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上海书城还精心打造了“全国新书发布厅”“上海故事读书会”“市民文化客厅”“莎莎姐姐讲故事”等知名阅读活动品牌。
  无论时代怎么变,书里的人文精神不会变
  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开业,以此为契机同步举办的“上海书市”,场面堪称火爆。“读者进门要买门票,从福州路、广东路、湖北路、福建路绕来绕去,连绵不断,有几千号人在排队。”时任上海书城党委书记的赵建平回忆,连续五六天时间,买票入场的读者络绎不绝,让上海书城开业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
  上海书城的“横空出世”,不仅是上海市民的一大盛事,也吸引了长三角周边读者的关注,不少人从南京、苏州、杭州坐着火车来上海书城“朝圣”。“虽然没赶上排队买门票入场的时刻,但后来闻讯赶到上海书城时仍然十分震撼。”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说,“上海书城在还未跨入新世纪之时,一年就能有两三个亿码洋的销售额,确实相当‘富有’。但码洋也好、销量也好,并非出版人、书店人的初心。无论时代怎么变,无论阅读的形态、阅读的方式和载体怎么变,书的内容是最根本的,书里的人文精神和情怀不会变。以书为美、以书为本,出版社和书店要整合最好的内容,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未来,不光是提供图书的消费服务,更要提供图书的阅读文化,以及全媒体形态下的新消费体验,让上海书城成为永远矗立的书的殿堂。”
  图书畅销热度变化,是对社会热点最直接反映
  为纪念开业20周年,上海书城与连续跟踪书业数据的专业机构北京开卷公司合作,梳理了1999年—2018年间每个年度最畅销的100本书。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阅读史。
  上海书城每年各类图书畅销热度的变化,是对当时社会热点最直接的反映。1999年,上海书城的销量冠军是《学习的革命》,2000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揭开了网络文学的序幕,也成为该年度上海书城的畅销冠军。“青春”成为这一年度的关键词,畅销榜第二、三名分别是《三重门》《零下一度》,显露出青春文学萌芽的信号。
  2001年的销量亚军《富爸爸穷爸爸》是全民财商意识兴起的代表;2002年的销量冠军《谁动了我的奶酪》、2003年的销量第五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2004年的销量亚军《没有任何借口》等,在国内开启了管理理论、职场励志话题的热潮。
  2008年、2009年,上海读者关注生活品质提升,在采买《新编家常菜谱》和《厨房小窍门》的同时,更关心中国的改革、外交与经济形势,《朱镕基答记者问》和《货币战争》成为当时读者购买和阅读最多的图书。2010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成为当年上海地区乃至全国最畅销的图书品种。
  2017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人民的名义》成为读者最关注的图书话题。2018年,读者最关注的图书则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