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成为2018崇明年度词,你知道为什么吗?
2018-12-30 5:17:57发布57次查看
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不是光顾着输出极限肌肉力量、不用考虑体力分配的无脑“冲刺”,也不是踩着精心计算后的优雅大跨步、越过横杆后就能躺在软垫上享受镁光灯的一次性“跳高”,而是一场漫长艰苦、任重道远、全程需科学安排“呼吸”和“步频”的长途奔跑。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上观区情频道推出“品区·年度词”系列,看看记者送给崇明区哪个“年度词”——
崇明和马拉松挺有缘的。西端的绿华镇,不久前被列入了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将打造成“国际马拉松特色小镇”。再过几年,各位跑友们就能在绿华镇的橘林荷田、湖光水色间撒腿奔跑了。
马拉松,就是记者要送给崇明的年度词。倒不完全是因为这个“马拉松小镇”的打造,而是因为崇明正在走的发展之道,确实像极了一场马拉松。
如果要用一种运动状态来代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那绝不会是光顾着输出极限肌肉力量、不用考虑体力分配的无脑“冲刺”,也不会是踩着精心计算后的优雅大跨步、越过横杆后就能躺在软垫上享受镁光灯的一次性“跳高”,而是一场漫长艰苦、任重道远、全程需科学安排“呼吸”和“步频”的长途奔跑。
自从崇明“换道前行”、选择生态发展之道后,这个“祖国第三大岛”就一直很热闹,今年也不例外。5月、8月的“美丽中国长江行”和“大江奔流”两场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百余名全国各地记者站在东滩大堤上对着“白日依滩尽、长江入海流”的美景激动得猛按快门;7月,40多个国家的青年才俊齐聚崇明,就乡村振兴这一话题“脑洞大开”提出创新治理方案;这一年里,崇明还接待了来自以色列、埃塞俄比亚、丹麦等地的媒体参访团。
不过热闹归热闹,今年的崇明毕竟还是少了“撤县设区”、“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这样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就像是一场马拉松,离开了起跑阶段的人声鼎沸、欢呼人浪,没有了发令枪口冒出的让人血脉贲张的硫磺味, 崇明生态建设和发展之道,也完成了“起跑期”,顺利进入了平稳持久的“途中跑”阶段。
辩证地想想,这也是地区发展的普遍规律:“大事”之所以是“大事”,当然不可能长期频繁发生,要不然会把人们的期望阈值提得太高,患上某种程度的“审美疲劳”。最近几年,崇明的发展一直在上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聚光灯”之下,大事是不缺的,如“撤县设区”这样的事,每一件都足以影响崇明的未来。不能指望这样的大事天天发生,而要充分利用好大事之后的“红利期”,让每件大事的效果都充分显现。
生态建设和发展,是一场“路遥知马力”的长跑。要想跑得又好又快,“途中跑”的技术细节和动作要领必须重视。
要领一,是“不折腾”。专业跑者和业余跑友的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多余动作”:摆臂幅度是否过大、跨腿迈步是否在同一直线等。每一个细微的多余动作都是对体力和效率的浪费,在短跑、中长跑中影响不大,对长跑成绩的影响就很大了。崇明是个长跑好手,深谙此道,早就定下了“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战略,心无旁骛、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之道。
对于一时想不明白的,崇明就暂时不动。当然,“留白”不是永久的,有了好项目、好想法、好方向,“留白”之处自然会给人惊喜。
要领二,是“有毅力”。多数长距离径赛都有个技巧,叫“跟跑”——咬住前面的选手,最后一刻再伺机超越。跟住的人,有时是和你打配合的队友,有时就是对手。不巧的是,崇明生态岛建设,跟不了任何人:崇明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较大的河口冲积岛,是一个与原生态自然岛屿不同的大型复杂人居生态系统,在这样的基件下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模式可照搬。
不能“跟跑”意味着没人“挡风”,对体力要求更高,而且要求选手有颗“大心脏”——跑在第一位的选手,没有要超越的目标,还要全程担心身后的选手赶上来,这种紧张情绪很容易破坏心理定力。这就对崇明干部的状态和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两年年中,崇明都开展了全区层面的思想务虚,“干部的能力水平”是重要议题,“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人人都是生态发展的主角”是区领导对全区干部的期望和要求。
要领三,是“节奏感”。途中跑,呼吸和步频的配合很重要,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崇明也不例外。进入“途中跑”阶段,生态建设就“冷下来”了吗?大家就可以“偷偷懒”了吗?是不是可以趁跑道上没人躲起来休息会儿、甚至直线穿过小树林抄个近路?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
生态发展和建设这条路,有其特殊之处:它并不“立竿见影”,而恰恰是“慢工出细活”的。大地、森林、水流……优化生态环境的每一步推进,都要脚踏实地,当下也许还看不出什么,但将在未来给人们带来丰厚回报。近来,崇明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扎扎实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这都是有“节奏感”的表现。
纵观2018一年,进入“途中跑”的崇明,“姿势”调整得非常不错。比如种出了全市首批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大米并投入市场销售,比如把全区445辆公交车全部换了新能源车,“绿色交通”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 还有两件事,就像是吹响了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这场“马拉松”最后10公里的号角:其一,是申办成功2021年中国花博会;其二,是轨交崇明线工程正式获批。未来的崇明,必将更加“生态”,更加“世界”。
这些年,崇明环境越来越好,爱在崇明跑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明珠湖路跑节”等赛事都吸引了很多人参加。
崇明这个“马拉松选手”,在“生态赛道”上完成了漂亮的“起跑”,进入了节奏清晰、脚步稳健的“途中跑”,希望未来能在“冲刺”阶段也完美收官。我们拭目以待!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