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低调的马路,是上海最有气质的新网红街道
2018-12-30 5:16:04发布57次查看
与声名在外的武康路、长乐路、巨鹿路等网红街道相比,建国西路似乎就低调了许多。
它沉默,但精致。不浮夸,也不声势夺人,可事实上,隐藏在这条小马路上的故事,背后却蕴藏着上海百年来的风云波澜。
那些漂亮的建筑中,曾经闪耀过无数熠熠发光的名字。
由法国商人建于1930年的步高里,是上海最著名、保存最完整的旧式石库门里弄之一。
从在陕西南路或者建国西路的弄口,穿过中国式的牌楼,抬头仰望歇山式筒瓦飞檐顶,就能进入一个海上旧梦。
穿过弄堂里晾晒的五颜六色的衣服、床单,在那些石砌围墙、黑漆的大门后面,是一排排石库门住宅。七十二家房客的年代里,是鲜活的市井烟火气。而巴金、胡怀琛、张辰伯、平海澜等名人都曾先后居住在这条弄堂。巴金的故居就位于步高里52号,在这里他创作了《海的梦》等作品。
“冰箱大王”陈三立、后来的香港富豪王时新、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一家,原本都住在这条路上,前任的香港特首董建华,就出生在建国西路的故居中。
而1939年汪精卫和妻子陈璧君在上海居住过的花园洋房,有着幽静秀美的花园,高大的树木之间,散落着的却是彩色动物模型和小小的滑梯——这里现在已经成为徐汇区机关幼儿园,大约是我见过最优美的幼儿园了。
深处闹市的建国西路,梧桐树的掩映下却是满满的文艺情怀,最适合静静地逛一逛。虽然长度不过2公里,却遍布街边小店、私密洋房、大牌名店……整条街就仿佛处处散落着珍贵的宝石,每一处都有独特的风景。
如果说,步高里的石库门依然保留着旧式风情,那么建业里的石库门则华丽转身成为一个更新更美的“新天地”。
清水红砖,半圆拱门,建业里就犹如一幅老上海风情浓郁的画卷,拥有260幢石库门里弄房子。
经过修葺改造,保留了马头山墙、清水红砖、半圈形拱券门洞等最经典的石库门元素,除了豪华酒店之外,还有着咖啡馆、高级服装定制店、餐厅、香水店等。
比起新天地,这里更幽静,没有游客,只有面包与咖啡香,还有阳光与梧桐树影。
这里中种有几株百年香樟,枝繁叶茂,高大挺拔,如同撑开了的大伞,把花园笼罩在其中。
晴朗的天气里,阳光穿透枝叶间的缝隙,将影子投落下来,喷泉映照着阳光,把水雾都染成金色,置身于意大利南部的花香与清风里面,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幸福感。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