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40载的上海水之最,沪上最大的人工河,一条河见证闵行变迁记忆

2018-12-28 5:35:00发布70次查看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
这是一句对中国发展的比喻,但感受着字句中的磅礴气势,却让人不由得好奇是否真有那么一条河?
在闵行区浦江镇,就有这么一条河!
它源起改革开放前“千军万马战河场”
而今四十年转瞬
它依旧奔流不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条
承载着闵行40年来记忆的河道
连通黄浦江与大东海的“大动脉”
上海最大的一条人工河——
大治河因时代因素定名,当时正处于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由大乱到大治,时称大治之年,故以“大治”定名,也表明要自力更生、团结治水、彻底改变自然面貌的决心。
大治河是“上海之最”,西起黄浦江,东至东海,横贯闵行区、浦东新区,是上海解放后人工开挖规模最大的航道,全长39公里。
可你们知道么?
40多年前,上海还没有大治河一说。
改革开放前一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给黄浦江分洪,缓解洪水压力,决定开挖大治河。
开挖大治河的过程异常艰辛,20多万民工,6000多辆中、小型拖拉机,汽车以及2000多辆独轮手推车,迎着凛冬浩浩荡荡奔赴开河工地,在河两岸搭起了上万个简易工棚。
他们迎着招展的红旗,有的用锄挖,有的用铲铲,有的用肩挑,一个个喘着大口粗气,喊出了响亮的口号:“宁吃千辛苦,引来幸福泉”“愿流万担汗,汇成生命河”。
在这年发生特大洪涝中,大治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夹塘水系整治工程后,大治河打通了钦公塘,为该地区及临港新城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资源。
如今的大治河具有防汛排涝、航运、灌溉、蓄水调水等功能,曾一度被人民称为“生命河”、“母亲河”。40多年来,它始终在浦江镇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薪火相传,开拓进取。
距离大治河的开挖已过去了四十个春秋,它恩泽和滋润下的地域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开挖大治河的过程中人们团结协作、战天斗地、群策群力、甘于奉献的大治河精神,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清清碧水,葱郁岸畔,绿植吮吸着大治河的清流养分,装点着大治河的妆容相貌。
闵行区在浦江镇大治河以南区域,以建设农业生产现代化、河网水系生态化、绿化林网全覆盖为目标,推进“农、林、水、绿、体”五位一体建设,形成一张绿色生态“水网”。
未来,大治河还将被建设成内河高等级航道,成为连接苏浙、对接海港的“水上高速公路路网”中的一部分。届时,人们将首次在大治河上看到内河集装箱船舶,大治河可通行的最大船舶将从300吨级升级为1000吨。
上海“大治”
它能防洪排涝,亦能航运蓄水
它是大治河
让我们一起期待大治河更灿烂的明天!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