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模式”:找准社区服务切入口 实现共赢

2018-12-28 11:30:26发布43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与全科医生执业方式,而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家庭医生功能社区服务长宁模式。长宁模式有何特色?记者在上海市长宁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崭新定位:家庭医生进楼宇
  中午休息,我们可能会选择拔个火罐、做个艾灸。林小姐笑着说。她在长宁区某商务楼宇上班,每天伏案,颈椎常感不适。经同事介绍,加入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陶齐渊工作室微信咨询群,立刻成为陶医生的粉丝。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少看到青壮年的身影。长宁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江萍坦言,工作在社区的职业人群,是服务的盲区,走近他们不容易。
  长宁区功能社区众多。所谓功能社区,是指由企业、机关等相同工作环境人群构成的社群。江萍介绍,这一特点赋予社区服务新定位。区卫生计生委提出家庭医生进楼宇,全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服务职业人群。
  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找到了切入口。该中心主任毕芳芳介绍,他们不再以学科分类开展活动,而是以睡眠障碍、颈椎不适等常见症状分类。集聚一定人气后,该中心和街道合作创建白领医小时,建立固定的健康平台。我们以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宣传点,不久就有企业发出服务邀请。
  全新品牌:医模块轻松对号入组
  接收到需求信号,下一步要打造品牌,增加用户黏度。我们建立减压助眠、胃肠调理等‘医模块’家庭医生服务小组,让白领轻松入组,选择服务。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史生铭介绍,每个小组分别与二级、三级医院对接。其中,减压助眠小组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胃肠调理小组对接上海市同仁医院。
  同时,中心开发医菜单,包括咽喉炎调理套餐、瘦身消脂套餐、营养评估套餐等;推出医产品,如润喉贴、润肺茶等。根据白领工作时间,家庭医生在午休时与下班后提供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联络群。
  林小姐在微信群里获得了连续服务。她的颈椎问题,陶齐渊通过双向转诊通道帮她联系好上海华东医院骨科专家门诊检查。白领一旦进群,几乎不会离开。这种客户黏性,来源于我们服务的有求必应。陶齐渊自豪地说。
  创新模式:多点执业实现共赢
  在满足白领健康需求的同时,也要照顾家庭医生的积极性。毕竟,很多服务在8小时以外开展,如何让双方同时获益?长宁区卫生计生委主任葛敏介绍,长宁区卫生计生委与第三方健康服务平台合作,为区域内家庭医生提供第二执业点。
  第三方平台与社区协调,组成服务团队。团队中至少包括1名全科医生、1名中医医师和1名护士。截至今年10月,长宁家庭医生多点执业的医务人员总数达88人,其中全科医生40人、中医医师48人。
  在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百分百多点执业。在史生铭看来,这对家庭医生是一种倒逼。我们要求家庭医生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多点执业。同时,与第三方平台一起对家庭医生进行质控与考核,如果达不到标准,就会停诊。他说,家庭医生因此会主动思考服务品牌建设等问题。
  这样一种创新运作模式,方便企业建立医疗服务点,解决员工的健康管理难题。某企业党支部书记顾志炜说,已有驻点企业通过职工商业保险支付家庭医生服务费用,这种全新支付方式若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服务将进入市场价值的良性循环。
  在葛敏看来,长宁模式有助于实现共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做实做强家庭医生服务,吸引各年龄段、各经济层次的居民;家庭医生要提升自我实力,巩固自身‘粉丝团’,增加个人收入;居民要享受更便捷、优质的定制化医疗卫生服务。她说,家庭医生多点执业,有望同时解决这些问题。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