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华阳社区25年党建之路的“变”与“不变”

2018-12-27 13:05:18发布55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社区原有的敬老院要改造了,过渡期搬到哪里?费用会不会涨?117位老人的心悬了起来。方案未决,百岁老人孙爱珠主动配合搬到了外区敬老院,心里却还是牵挂着老地方。几经努力,不愿凑合的管理者们提前锁定辖区内民营敬老院的床位,最终拿出了一个就近安置、收费不变的完美方案,把心系社区的孙奶奶接回了家。
  故事发生在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在华阳,这样的温暖延续了25年。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街道党工委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大走访,点燃了凝聚力工程的火炬。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华阳时指出,凝聚力工程建设是社区党建最早、最长的典型。
  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
  在中山公园,有一座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在那里,可以看到90年代初的生活场景、居住条件,以及整个上海城市党建的发展脉络和缩影。当时,百万工人下岗,百万家庭动迁,不少群众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在走访群众时,发现一部分群众的生活相当困难,由此提出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希望通过串街走户,了解关心群众疾苦,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而其核心就是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
  到了1996年,这样的关心延伸到了广大的社区老百姓,街道党工委从夯实基层党建、提升群众感受入手,持续推进实事工程,解决了一大批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就业问题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我们当时有一个口号,如果老百姓不挑剔岗位的话,我们努力在一周内帮他解决就业岗位,到街道的工厂或者驻区单位的一些企业就业。华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介绍,还比如说拆违,早在96年到99年,我们街道就进行了一轮大拆违行动,帮老百姓改善了生活和居住条件。
  进入新千年,两新组织不断冒泡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街道党工委发挥领导作用,延伸工作手臂,形成以党工委为核心,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为中间层,各类党的工作载体为外围层的工作格局,开展了凝聚社会的民心工程。
  到2004年的时候,上海当时进行了一轮街道的体制机制改革,那个时候提出了区域化党建的要求。体制机制变化了,基层的运作机制也面临新的挑战。陈颖介绍,当时的重点就是围绕街道的基层基础,从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入手,创新社区党建和社区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
  2008年以后,关键词变为了社会治理。街道党工委从加强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入手,在四百精神的基础上,深化探索问百家需、解百家忧、聚百家力、圆百家梦,形成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工作体系。
  凝聚力工程始终关注的重点是我们的人民群众。陈颖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凝聚力工程具体的工作方式在不断地创新、拓展,但最最核心、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摸一摸棉毯够不够厚到三个电子日志
  打开老百姓的橱柜看一看他们吃些什么,摸一摸他们床上的棉花毯看看够不够厚。在陈颖的介绍中,25年前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时的几个规定动作仍然充满了干部联系群众中最朴实的温情。
  如今,串街走户仍在延续,但方式却变得更为时尚,时空的限制大幅度压缩。比如,从原来拿一个小本子走访,转变为了三个电子日志走访。无论是在居民家里还是路上偶遇居民,他们随时随地提出诉求,我们就输入到电脑里记录下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派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陈颖说,这是电子走访日志。走访企事业单位时,如果他们提出企业发展的需求或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我们通过法人日志记录下来,再和职能部门、驻区单位一起探讨,帮助他们解决。而在社区管理中,当遇到公共安全隐患,如发现电梯等设备故障时,就通过电子巡查日志及时反馈到指挥中心,实现日常监管。
  近五年来,华阳路街道党工委以街道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区党建体制机制、提升综合服务管理能级、健全居民区自治体系、扩大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推动凝聚力工程新发展。除了探索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还优化了社区党建三建融合新模式,制定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新标准,构建了居民区自治新体系,打造了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平台。
  这些新的实践侧重基础性的机制探索,有些在上海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意义。首先是在全国率先开展街道层面综合标准化建设。当时做标准化的大部分是行业或者企业,大家可能比较熟知的是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很少听到有以街道作为一个范围进行标准化的。陈颖介绍,2012年,街道启动社区治理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根据社区职能定位的调整,明确了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三项职能,梳理了社区党建、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平安、社区共治自治五个类别共计201项标准。此外,还形成了党务事项和行政事项两项工作清单,分出哪些工作是街道作为主责部门必须承担的工作事项,哪些是需要配合区里职能部门的,还有哪些是需要通过居民区协助做的工作。
  另一项值得一提的探索是起步于2015年的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机制。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原来了解社区一般是通过一年两次的进社区,了解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后,写成提案或者议案等。陈颖介绍,联合接待机制把代表、委员们进社区的时间固定在每个月末的周四,并且制定了七步工作法规范具体的操作环节,使整个接待流程有序高效。
  通过创造一个长效稳固的机制和平台,代表委员们履职更顺畅,老百姓表达诉求更便捷,民生问题的解决方式也更灵活多样。陈颖介绍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在长宁区开展精品小区建设时,曾经有居民向代表、委员们提出,提升小区品质,老百姓很欢迎,但因为施工要搭脚手架,做外立面维修,大家的车没法停了。由于小区离春秋大厦不远,参加接待的区人大代表、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立即表示,自己企业的车位可以拿出来供居民在晚上错峰停车。这个近水解近渴的办法迅速消除了居民们的小烦恼。还有一些问题可能需要职能部门来解决,我们就设计了工作流程,代表、委员集体商议后,发出专门的意见函,而职能部门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反馈。陈颖介绍,联合接待机制运行至今,事无巨细,切实地发挥了一些作用,群众满意度达到97%,而这项机制也在2017年被评为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之一。
  新时代新传承立足四个凝聚
  华阳路街道地处长宁区东北部,辖区内有著名的中山公园商圈,有老百姓生活的居住区,有华东政法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校区,有美团点评等众多创新型企业所在的德必易园,还有愚园路武夷路海派风情街区和刘海粟文化艺术街区,是一个六区合一的综合型社区。
  在90年代凝聚力工程发源的时候,我们面临的社区形态非常单一,就是一个老旧小区,就是棚户区。今昔对比之下,陈颖感慨万分。现在,我们既有社区群众,也有工作在里面的白领,还有路人和游客。随着社会的变迁,辖区里的人群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